第144章(第3/6页)
当真是操碎了一颗老父亲的心。
潘寻龙眼巴巴的瞅着潘知州,“阿爹这么不放心,不然揣着儿子一道去吧。”
潘知州哭笑不得,“还揣呢,你都多大了?阿爹踹你还差不多。”
潘寻龙悻悻,哼,他越大爹越凶,真烦!
潘知州温声:“好了好了,这次进京,阿爹除了要述职,还有要事要办,带着你,旁人该说闲话了。”
说罢,他颇为忧心忡忡的叹了口气。
潘寻龙瞧了他爹一眼,只见他两鬓微微有些霜白,眉头拧皱着,似有无数的操心。
因着这段时日的忙碌,就连以前他投喂出的一点点肉也消下去了。
哎,他爹也是个憔悴的老头子了。
潘寻龙心酸得厉害,推着潘知州在官帽儿凳上坐了下来,伸手便朝潘知州的脖颈按去,亲昵道。
“阿爹别操心我了,有俞管家和阿娘管着,我又不会少吃少穿,哼,你不带我便不带我,等两年赶考了,我自个儿去京里。”
潘知州被按得舒坦,闻言哈哈畅笑。
“成,我儿好志气,到时咱们潘家一门双进士,也是一则美谈。”
潘寻龙鼻子哼哼,“那是自然,阿爹,你就等着吧。”
……
潘知州轻装简行,带了府衙里的陈长史,衙役卓旭阳和钱炎柱,与顾昭汇合后,一行人便去了靖州城的码头。
那儿,州城的大宝船早就得了消息,等在那儿。
几人上了宝船,船儿扬帆,很快,只见樟铃溪的江水被宝船破开,船工喊着号子,伴着流水哗哗声,船儿往前,春风沁凉的吹来,吹皱了一池的江水。
顾昭站在甲板上,任由春风迎面吹拂而来,只见她衣袂簌簌,乌黑的发丝扬起,眉眼舒展。
偶尔几只白鹭掠水,再飞起时,鸟喙中衔一条细长的白鱼。
顾昭瞧着心动了。
都说鱼之味,乃百味之味,食之鱼,百味无味,所以有鱼羊成鲜的说法,其中,要数这春日的鱼儿最为鲜嫩。
顾昭的眼眸在江水中搜寻大鱼,在瞧到一条大鱼时,手诀一番,鱼跃腾空,带起晶莹水珠。
随即,只见大鱼“砰”的一声落在了甲板上,鲜活摆尾扑棱。
“好好,顾小郎好本事,今儿咱们有口福了。”
顾昭手中拿着草绳,正待缠上鱼嘴时,一道声音响起,她顺着声音看了过去,笑道,“大人。”
来人正是潘知州。
只见他穿着一身百草霜色的圆领袍子,说是州城操心万民的知州大人,更像是一位和好友寻山访水的文人骚客,行进间自有一股洒脱肆意。
“这鱼儿倒是颇肥。”他抚了抚须,毫不在意的蹲了下来,跟着一起瞧顾昭手中这扑棱的大鱼。
“自然,我捡着最肥的捞的,春日万物勃发,不单单草木茂盛,这鱼儿也是如此。”
顾昭麻利的将麻绳穿过鱼嘴,递给了潘知州身后的钱炎柱,笑道。
“炎柱大哥,就拜托你了。”
钱炎柱就差拍胸膛了,“顾小郎,你就放心吧,我婆娘的手艺不差,我的手艺只有比她更好。”
“哟,咱们小钱还是会烧饭的啊,不过,我也瞧出来了,嘿嘿,你就是个怕婆娘的。”卓旭阳打趣。
“去去去,少在这儿埋汰我,一会儿你不许吃。”
钱炎柱和卓旭阳下去了,两人提着鱼儿,一边走还一边笑闹着。
顾昭收回目光,看向潘知州,问道。
“大人,当真不用化炁成风吗?行船会快许多的。”
潘知州摇头,“京畿重地,虽然富贵,却也鱼龙混杂,咱们还不知深浅,也还不知陛下是何心思,按往常的行程进京即可。”
他沉吟片刻,目光落在江面之中。
只见江水碧波无垠,明媚的阳光落在上头,就像是点点碎金,表面上一片宁静美好,谁也不知道,在这江水的下头,是否有暗流无数,只等着人一着不慎,席卷拉扯,淹溺无声息了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