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一破记录(第2/6页)

理由是弯道出去后的赛道相对宽敞,内圈进外圈出更有利于提高速度。

杭峰也认可这个结论。

只是心里认可是一回事,实际去做是另外一回事。

分秒必争的赛场,容不得一点点的失误。

保持习惯,杭峰可以轻松出线。

在赛场改变,却要承担出错的风险。

他背负着那么多人的希望,要是因为自己的狂妄和自大,却连1/4都没能晋级,还有脸回国吗?

就连简都在反复地提醒他,不要被路线干扰,一切还是以稳为主。

犹豫,让时间过的很快。

结论还没出来,弯道已经近在眼前,这时候再想变道也晚了。

身体在他分神的时候,自发做出了选择,让他滑在自己最熟悉的路线上。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这样了。

杭峰手臂抬高,身体倾斜,脚尖往下用力,一个外刃的弯道便完成。

身体上扬,从短暂的上坡冲出,有一瞬间地腾空。

杭峰身体弯曲,落地的同时配合弹压减震,滑板下宽厚的公路轮与地面碰撞出轻微的声响,继而冲向直坡。

速度很不错。

没有测速器,但单凭脚感,杭峰就知道自己滑出了这个路段该有的实力。

已经很不错了吧。

没必要再去做改变。

这可是比赛,临时调整风险太高!

杭峰这样告诉自己,让自己安分下来。

就这样,又滑完了一个“蛋糕塔”的弯道。

一切都很好。

速度很好。

他一直在前面。

而且非常顺手。

顺手到即便这样分神了,似乎都没有影响到成绩。

所以,就应该是这样的。

他就应该……

明明知道自己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路线上,可是心里那被点亮的火苗却始终无法熄灭。

理论上,18分就可以滑完全程,而他们却因为滑进23分钟而沾沾自喜。

这是比赛。

但也是极限运动啊!

极限运动难道不就是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吗?

这样一成不变地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别说早晚会出现更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超越自己,就连这场比赛的冠军都是未知数。

原田丁次在资格赛已经赢了自己,接下来未必没有更好的成绩。

默林·鲍威尔的世界记录可是22分42秒,随时有可能再现这个成绩。

自己既然没有碾压其他人的水平,又有什么资格给自己划定舒适圈?

要挑战!

要赢!

要全力以赴地迎难而上!

热血在胸口涌起,杭峰不再给自己犹豫的机会,脚下轻微用力,变化赛道,滑到了隔壁的3号道。

来吧!

不就是换个内进外出的方式吗?

又不是多难的技巧,至于纠结成这样!

运动员的根本还不就是自身的素质,只要技巧足够强,再难的赛道都能滑!

在他身后五米左右,正变换赛道的阿拉法特一抬头,就看见自己前面被杭峰挡了道。

这是,选择了科学路线吗?

阿拉法特的嘴角轻微勾起来,期待感瞬间被拉满。

完美的路线他背下来了,可他的身体素质却做不到。

现在,他期待杭峰的成绩,期待一个人,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滑出什么样的成绩!

杭峰这边,一旦观念转变过来,肩膀上所有的担子也就跟着烟消云散。

不过就是在比赛的时候挑战新的路线,又不是第一次做这种事。

野雪挑战哪一次不是在滑未知的路线呢?

自己不一样可以完成的很好,可以在赛场上进步,超越自己吗!

要说应变能力,从事更多运动的自己,适应期当然更强!!

杭峰不再纠结,注意力就变得空前集中。

而且他的记忆力是真的好,全长25分钟的路线,89个弯道,每一个弯道的特点、位置和最佳路线,都被他熟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