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3/6页)

叔叔们答道:“应该是可以收了,主要是我们没回来,栀栀这个当家人又不在,傅明宇不好安排。现在栀栀和我们都回来了,应该这两天就能安排了。”

听到这儿,红菱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栀栀没回来,就不能安排收割水稻呢?”

叔叔们如实答道:“主要是没有人手哩!去年只种了50亩地,从收割到打谷、再到晒谷、脱壳……栀栀她们都忙不过来,要去外头请人来弄,加上她们自己,一共有50个人,前前后后做了二十多天才忙完哩!”

婶婶们目瞪口呆,“50亩地?你们收谷子要50个人,忙上二十多天?”

叔叔们是渔民,也不了解收获50亩的粮食需要50个人忙上二十多天算不算正常。

这会儿从女人们脸上惊诧的表情来看,他们沉默了。

那……

想来应该是比较……那个、那个不正常的。

女人们得意地说道——

“哼哼,收谷子的事儿啊,就全都交给我们吧!”

“对!我们珍珠山的女人啊,什么都能输,就是这种田收谷子不能输!”

“珍珠山下的男人,哪怕是拿一天12个工分的男人,收谷子一天最多一亩地!我们珍珠山的女人啊,一天能收一亩半!要是能吃饱一点儿,一天收两亩地也成!如果晚上有灯,我们通宵能收三亩地!”

“岛上一共60亩地,依我看,这差不多……30亩水稻20亩小麦10亩玉米吧?我们五个再加红菱,不要你们帮忙,我们6个人,5天就能全部收完。再加上你们几个……搞不好三天就能收完了!”

听了这话,男人们都不信,“怎么可能啊!”

女人们被气得哇哇叫,“那就让你们开开眼!你们以为光靠你们男人的一身蛮力就好了?哼哼,凡事都是要讲究技巧的!”

本来还挺和谐的场面,为了这三五天之争,男人们觉得女人在吹牛、但又不敢得罪媳妇儿们;女人们则自认为被轻视了,气呼呼的……

双方都有些不说话了。

直到叔叔们带着婶婶们去参观了几座科研大棚。

婶婶们震惊了。

直到亲眼看到山谷里这十来座气势辉宏的砖石结构的大棚,以及每一座大棚里种植着不同的作物……

什么淡化海水灌溉,桃李嫁接技术、苹果梨等果木嫁接技术,经济型菌类种植,植物病虫害研究等等。

难怪珍珠要派红菱到这儿来学习什么“科技种田”呢!

其实女人刚才在自留地里,为了5天时间收割完50亩地而和男人们发生争执时,同时也很为自己感到骄傲——毕竟也是因为她们拥有多年的农耕经验,才掌握了技巧的。

而现在,在看到了栀栀她们的实验棚里正在做实验的各种植物样品时——

女人们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珍珠山的丰收,是建立在农民们对耕种技巧的熟练掌握之上,说白了,就是勤快一点儿。平时多锄草、多观察虫害、多施肥……

——而海鸥岛的丰收,才是真正依靠科学的技术来实现的。要不然,就凭着栀栀她们十来个平均年龄刚满二十岁,一年前还五谷不分、对耕种毫无经验的城市知青……她们种出来的水稻亩产,怎么可能超得过珍珠山的女人们悉心照料出来的农田亩产?

原来这就是科技种田的厉害之处!

在这一刻,女人们收起了刚才的好胜之心,态度有些谦恭了起来。

此时栀栀正呆在她的实验大棚里,翻看着科研日志——她不在的日子里,把实验大棚和科研日志交给黎恕帮忙打理。

在岛上既有的诸多项目之中,唯有栀栀的项目是最最最麻烦的:

——需要每天擦洗那个自制“锅炉”。

——去打海水回来、拾柴火回来。

——煮沸海水得到淡化后仍含盐分的蒸馏水。

——用测纸验出含盐度,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