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歪打正着(第4/5页)

这才康熙三十年,加上顺治十八年。

距离大清入关,还没有五十年呢。一些年迈之人还清楚记得当初山河破碎,后来剃发易服。对朝廷虽无奈服从,但心里却还是不屑的。

可这几年,皇帝先停圈地令,又大力劝课农桑。

鼓捣出能对付天花的牛痘,免费给周边百姓种。杀了好大一批贪官,严明了法度。以至于现在当官的有了合理合法的收入后,再不冒着生命危险往死里搜刮百姓。

那个什么内务府的,各种厂子办不停,招了不少人手,附近受益者众。

还有那个什么水泥,听说不止能修路。还能用在城防、水利等处。等明年,水泥多了、技术也熟了。就可以着手,把什么长江、黄河、永定河的,都好好修修。

治住那肆虐的水龙,再不让它们坏事儿。

还有,还有,那一亩地能打几千斤的土豆,明年也要陆续推广全国了。

一桩桩,一件件跟国计民生有重大关系、重大好处相继落实。百姓们对朝廷、对当今的认同程度,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加深。

而皇家版的父慈子孝被大肆传扬后,原就向好的舆情更加热烈起来。

更多的人觉得,当今虽然非汉人,但习汉俗、说汉话。还以孝治国,惩治贪官污吏,保护边疆和平。实际上,跟汉人皇帝也不差啥,甚至比某些汉人皇帝表现得还好些。

胤禔:……

就感觉挺歪打正着的。

但皇阿玛龙心大悦,不但坚持他做的那屉包子是天下最好的包子,还狠狠赏赐了一波。

尤其爱蓝珠跟瑚图里宜敏比。

两个小家伙那豆腐皮包子不但尽了孝心,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实在功劳不小,伊尔根觉罗氏教导有方啊。

今天,又是直郡王一家躺赢的一天。

连来参加年班的蒙古王公们都夸奖不停,直羡慕阿木古朗汗有这样的佳儿佳媳佳孙女儿。一个个话里话外的,还遗憾小姐脸太小,让他们张不开嘴替家中不成器的子侄们争取一二。

不等胤禔翻脸,康熙就道:“朕这么些皇子皇女,至今只有这么一对乖孙女。那真是如珠如宝,甚至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吓着。”

“不到二十,可不能考虑指婚。到了二十,也未必舍得考虑呢。”

一杆子支出去十五六年。

众人笑言,知道隔辈亲,却不想皇上居然亲到如此程度啊。

伊凤笑,只觉得那豆腐皮包子没白包。

而胤禔呢,则磨刀霍霍。眼巴眼望地瞧着,看哪儿有什么山匪、倭寇或者噶尔丹贼心不死的残部等。

随时准备自动请缨,立个大功。

好把俩孩子日后不必抚蒙,只在京中择个良婿嫁了的事儿砸瓦实了。

从这刻到过年,他都翘首以盼。

可随着鳌拜、三藩、郑氏与噶尔丹相继落败,一项项惠民政策逐步展开。他家皇阿玛的声望日隆,人心也思安。一时半会的,哪有人来挑衅啊?

从封玺到过年,再到正月十五,全京城都沉浸欢乐喜庆的过年氛围中。

只有宫中的康熙越发焦躁。

再过不到月余,他的宝贝太子可就大婚了。礼部那边虽说相应准备无差,但他还觉得不够。身为帝后嫡子,大清未来的接班人,胤礽该有更好更豪华的大婚仪式。

玛尔浑也刚,刷刷刷就把康熙大婚仪上的种种礼仪规制原样抄了。

让皇阿玛若还不满,大可以如此办理。

康熙沉吟,百官跪求。

太子自己都跪了:“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儿臣再如何,也只是太子。岂能僭越如斯,直接用帝王婚仪呢?前有大哥迎娶大嫂,后有四弟同四弟妹大婚,儿子比照他们多个一两分,便就足够了。既彰显了儿子身份不同,又不会造成过度奢靡浪费。”

只求顺顺当当,别再有任何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