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一更)(第2/3页)
刘方杰当仁不让,毫不谦虚的接下李伯勤的夸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宁哥儿这般年岁就如此优秀,我多有不如。”
何询直笑着说道:“说起这个来,也怪不得刘兄不谦虚,继宁这番成就值得大书特书,这两个书院的学生可比咱们观一的人多多了。”
“是啊,我也没想到他们竟然磕磕碰碰的办下来了。”刘方杰看着坐在夫子队伍里面的自家夫人还是有些感慨。
众位夫子作为稻香书院的夫子家属还有学生家属来参加这场典礼,不少二院的新入学一年的学生家长,都是县城里面的大户人家,也来参加观礼,毕竟刘方杰自己带着很多人来参加,他们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
这边在轻轻的讨论,那边谢继宁接着讲话:“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就已经是三年了,当时大家第一次来书院的样子还是历历在目。”
“咱们这书院举办不容易,我们刚刚开始开书院的时候,大家都说,只是乡下族学而已,不要办那么大,到如今,我们每年都会扩建书院,并且由一个书院扩大成为两个书院。”
“如今的书院建筑越来越好,书院兴建了好几个院子,有花有水,教授内容也从简单的识文断字变成如今的琴棋书画、纺织绣花、管家算账、墨家、农家都有涉猎。”
“刚刚开始的时候,只有谢家人来,还有很多是被我还有族里逼着来的,到如今,我们的学生不仅仅在板桥,还有其他村,甚至远到县城的都有人来。”
“这个过程磕磕碰碰,颇为不易,很多人都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尤其是咱们稻香书院的第一批夫子,他们至今也仍然在书院兢兢业业,教书育人。”
“郭满郭秀才、王秀才、郭童生、刘秀才、刘童生、孙夫子,当时的书院学生年纪尚小,人数众多,几位夫子因材施教,夙兴夜寐,耐心教导,在此,多谢各位夫子了。”
几位夫子也都站起来,高兴的向回礼,然后转身向大家行礼,然后才坐下。
“还有的是我的师娘也就是咱们的李夫子,她一手扶起来了整个二院,邀请二院的众位夫子到来,将二院扩大到如今的规模,不在只是族学,村学,而是整个怀安县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女子书院。”
“李夫子不仅仅管理有方,教育有道,学识渊博…”谢继宁将内心的感激用夸赞表达出来。
谢继宁对静安心怀感激,虽然女子书院被隔开了,但是毫无疑问,男女隔开的书院更加符合这个时代,也能发展得更好。
对于自家弟子的大力吹捧,静安有些不自在,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只能默默的坐着听,内心却很高兴。
说完静安,谢继宁接着说族里参与管理书院的人,尤其是自家老娘还有大伯母,更是大夸特夸。
好几家家属,坐在后面看着谢继宁在台上大谈特谈,没有太多的感触,他们的送家里女孩来书院,并非赞同谢继宁的理念,而是为了人脉还有攀附而已,虽然坐不住了,但是抬头看着刘方杰等着安安静静的坐在前面,只能打起精神听谢继宁说。
谢继宁自然将这些人的心思猜一个正着,但是谢继宁不在乎,在这三年里,不支持女孩子读书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到今天毕业的时候,毕业生里面的女孩子同样有很多。
“今天,是第一届学子毕业离开稻香书院的日子,璞玉浑金,灼灼其华。在你们当中,有很优秀的学生,有小小年纪就能做出很多的工具,有算账得到大家一致好评的,有绣花栩栩如生的,希望在书院学到的东西,能助力你们将来日子过好。”
“在将来你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希望你们能坚强的面对,祝你们未来的人生一片坦途,前程似锦。”
谢继宁自己讲完话,又邀请其他的几位夫子讲话,到了这样的时候,大家都是送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