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2/6页)
明璃坐了下来,神色真诚地开口。
这倒是没错,对于深城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家外商合资房地产公司,王副市长还是很看重的。
他在记忆里扒拉了一会,还真寻到了一个不错的合作对象。
“明女士,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深城光明坦克军工厂?”王副市长斟酌着问。
明璃:“???坦克军工厂?”
不是,直属于军队的造坦克的军工厂,能看得上她这几个房产公司的器械单子?
看出明璃的疑惑,王副市长不由失笑,解释道:“明女士您有所不知。”
“深城光明坦克军工厂虽然现在还属于军队麾下,但上面已经收到了转地方的计划,现在也正处于转型的过程中。”
“最迟明后年,光明军工厂的领导权就得从军队中央转向地方,所以现在他们还是非常想做出一些成就,为后面的转型积累经济和政治成本。”
因为十分欣赏明璃的思想和举措,所以王副市长并没有向明璃隐瞒相关情况,而是十分坦诚地详细介绍了深城光明坦克军工厂的目前处境。
听他介绍完,明璃恍然,记?忆宫殿中的一部分相关记忆被点亮了。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因为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础国策,军队也勒紧了裤腰带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诸多军工厂的转型便是这一政策导致的结果之一。
毕竟,八十年代,国内已经逐渐和平。
开始铆足干劲搞生产、搞发展,不再像之前一样,不计一切代价地投入资金搞军队建设。
军队的预算有限,下发的生产订单也有限,实在是养不起遍地开花的各大军工厂。
于是,诸多建立在地方的军工厂,尤其是三线军工厂,纷纷迎来了转型。
领导权从中央军部移交到了地方政府,名字也从“XXX军工厂”改成了“XXX城工厂”。
只是,没有了军部资金和订单的大力支持,受困于原本保守老旧的思想、政策和管理策略。
许多的军工厂都在这一进程中转型失败,折戟沉沙,慢慢消失在大众的视线中。
像后来非常有名的,“造坦克的去卖收音机”、“造飞机的去卖电风扇”,已经是军工厂转型中较为成功的案例了。
心中百转千回,事实上不过是一刹那的时间。
明璃沉吟了片刻便很快回神:“坦克军工厂那边会同意吗?”
“这个我暂且没办法打包票。”王副市长摇头,又笑问:“不过明女士这批订单应该会全部选择美元支付?”
“当然。”明璃回答得很肯定。
“那应该就没什么大问题了,毕竟光明坦克军工厂那边也在为创收外汇的事儿烦恼。”
王副市长摆了摆手:“也是巧了,我在那边还有好几个老伙计,如果明女士有时间,过几天我们可以一同去光明那边参观参观。”
“那自然再好不过,感谢王市长,麻烦您费心了。”明璃举杯再敬,神色真诚。
她本来并未想到这一方面,但等王副市长提及,她瞬间便确认了和光明坦克军工厂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决定。
哪怕这笔建筑施工器械的订单并没有商议成功,至少也要和军工厂那边保持友好的关系。
最好能有一定的利益合作,这才是最牢固的联系。
明璃看重的,是光明坦克军工厂庞大的军事储备力量。
没错,更确切的说,是军工厂的武器和人员战斗实力。
如果明璃没有记错的话,如今的军工厂,民兵编制应该还没有被打散。
厂内应该有着诸多身强力壮、久经训练的年轻民兵,是一股让旁人不敢小觑的、拥有着强大战斗实力和军事威慑力的一支队伍。
八零年还没有开始严打,军工厂和私人的枪-炮武器也还没有被强制性收缴上交,说不准光明坦克军工厂里还有不少的枪-支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