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暴露即融的潜规则(第3/6页)
当朱升和季仁寿两位已经养老的大儒出现时,想要为衍圣公说话的文臣们的心落到了低谷。
皇帝居然把最先投奔他的心腹文人全叫到了朝堂上,这次廷议恐怕不好对付。
他们在朝堂上东张西望,希望看到一张很多人都很陌生、但名声已经如雷贯耳的年轻人。
还好,朝堂上没有出现一个穿着知省官服的不认识年轻人。
急忙赶回来为女儿助威的常遇春遭遇了赵德胜的交头接耳:“老常,标儿怎么没来?我还以为皇上会把标儿叫来呢。”
他身后也有人小声附和:“对啊,这时候把标儿叫来,谁还能辩得过标儿?”
常遇春赶紧道:“肃静!现在是上朝!”
武将们赶紧闭嘴。
常遇春在心里道,标儿现在若是过来,恐怕还没张口说话,这朝堂上能晕好几个。
标儿出现在朝堂上,肯定不是穿知省的官服,而是穿太子的礼服了。
当宫人奏乐,朱元璋从后堂一步一步走向龙椅,俯身看向群臣的时候,朝堂立刻鸦雀无声。
此次是大朝会,群臣朝拜叩首。
朱元璋待群臣跪下后,过了几个呼吸的时间,才缓缓道:“众卿……平身。”
朱元璋低沉浑厚的声音响彻朝堂,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今日一定要和皇上辩个明白的大臣,居然心头一慌,起身时双腿居然有些发软。
常葳带来的不只有曲阜的百姓,还有衍圣公和其嫡系族人。
衍圣公起身后本想喊冤,但他抬头看着朱元璋冷漠的视线,早就想好的话语梗在喉头,仿佛失去了声音。
他的心脏因惊惧而狂跳,跳得仿佛要代替他的话语从喉咙里崩出来。
洪武皇帝一言未发,只是一个冷漠的视线,就让衍圣公脑海一片空白,吓得几近瘫软,差点再次跪回地上。
“朕很尊重孔圣人。”朱元璋平静的目光扫视了一眼群臣,一字一顿道,“若有人给孔圣人抹黑,朕决不轻饶。”
朱元璋此话,听在群臣耳中,有两个含义。
诬告是抹黑,孔氏族人做了恶事也是抹黑,无论哪个,皇帝都不会轻饶。
很多文官都想出列,但朱元璋经过几次杀戮,积威甚重,在朱元璋点名前,他们不敢出列。
“常葳,你先说。”朱元璋看向武官队列最末尾的年轻女将。
“是,皇上!”常葳抱拳出列。
她呈上了曲阜百姓的证言和自己查找的证据:“相关苦主已经在外等候。”
朱元璋粗略看了一遍证言和证据之后,他挥了挥手,内侍将证言和证据拿给大臣们过目。
因为孔家和文臣息息相关,所以证言和证据先从文臣这里轮转一遍,才到武将手中。
武将们翘首以盼,看热闹的表情都快控制不住了。
文臣们依次查阅时,一个大臣突然发难,大喊“这是诬告”,并撕毁证据,要将几页纸张吞下去。
朝堂立刻变得一片混乱。
常葳冷眼看着大臣们或真或假的惊慌,抱拳禀奏道:“百姓们的联名信和证据原件,末将已经快马加鞭送与皇上。这些证言和证据是印刷的附件,诸位上官不用担心证据缺失。”
说完,常葳在朱元璋许可后,呈上来一箱证言证据,依次分发。
大臣们的表情都很精彩。
既然是印刷的附件,为何不早说?这女将难道存了一颗看笑话的恶劣心思?还是说,有这种恶劣心思的是皇帝?
“拖出去。”朱元璋嗤笑一声,下令道。
宫中侍卫立刻上前,将引发闹剧的文臣嘴堵住,像拖死狗一样拖出了门。
刘基出列,义正词严道:“诸位大人都是饱学通礼之士,若有异议,该有理有据地说,怎么跟市井无赖偷鸡摸狗被抓了现行似的,道理还没讲,先在地上滚上了,这可有辱斯文。陛下,若再有扰乱朝堂中,该以失礼之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