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4/8页)
接下来,就是正式开办厂子的事了。
但老陆和孩子们回来,快过年了,她也不想把自己搞太累,就寻思先把年过完再说。
1992年的春节,因为孟仲平带着露西和儿女回来,孟舅舅一家团聚,卫孟喜也在年前最后一天带着孩子们回去朝阳县去过年,当走娘家。
一家七口到朝阳县的时候,正是腊月二十九的下午,太阳还没落山,孟舅舅一家已经等候在大门口,远远的看见一个皮肤白嫩,五官深邃还一头金黄色卷发的女孩,三个女孩的眼睛就不会动了。
“妈妈妈妈,那个姐姐好漂亮呀!”
就连一直对女孩子不感兴趣的卫国卫东也有点意外,这女孩可真好看,比他们在京市见过那些来参加冬令营的外国小孩还漂亮!
眼见着车子停下,女孩就冒出一口极其流利自然的石兰方言:“爷,爸,俺小姑一家回来哩!”
卫孟喜差点一口喷出来,这这这也太地道了吧!比自家这五个还地道,他们在书城和金水市来回跑,方言带着两个地方的口音,反倒没这么正宗。
很快,一个高大英俊的金色卷发的少年搀着孟金堂走在最前面,露西和孟仲平跟在后面,全都笑眯眯的看着他们,“小喜回来了。”
这一刻,卫孟喜差点热泪盈眶。
她,卫孟喜,也终于有娘家可回了。
孟舅舅十多年来好像没啥变化,连白头发都没多长几根,还是一副苍劲儒雅的样子,先在卫东肘上拍了一把,“快比比看,你跟福瑞谁高。”
孟福瑞就是孟仲平儿子的名字,不是叫麦克也不是约翰,而是“福瑞”这么龙国化的名字,女孩则叫孟珍珠,寓意美好极了。
孟福瑞上去跟卫东比了一下,居然还比卫东矮了一丢丢,他有点吃惊,“卫东你才17岁吧,怎么就有188了?”
卫东咧嘴一乐,来的路上本来他是很郁闷的,总觉得自己没办法跟这俩表哥表姐说话,他英语口语不是一般的差,甚至他都做好了充分调动肢体语言和翻英汉大词典的准备,谁知人家石兰话比他还正宗!
而女孩们,也很快跟漂亮得洋娃娃似的孟珍珠聊上了,珍珠在美国已经上大学二年级了,比她们大一点,说话很风趣,也很开朗,一下子就跟她们熟悉起来。
老陆打声招呼,就哼哧哼哧从车里往孟家搬年货,都是卫孟喜年前从各地看着稀罕买的东西,还有他们父子几个从京市买回来的,足足装了一整个后备箱。
“哎呀小喜真是,跟舅舅客气啥,你们能回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下次可不许了。”
卫孟喜笑着答应,一进门就发现,孟家这一次可是准备充分,院里到处张灯结彩,听珍珠说好几个灯笼都是她跟福瑞一起做的,上面的画儿是爷爷画的……大概,这就是以前他们在唐人街见过的春节吧。
露西做一般中餐没问题,但对于很有石兰省年味的一些小吃就不太在行,只炸了一堆薯条和鸡腿啥的,看兄妹俩嫌弃的小表情就知道,他们可不想过春节吃这个。
于是,卫孟喜撸起袖子就去下厨房,反正就当自己家呗,不讲究那些,也正好让这俩小老外尝尝正宗的中餐的魅力。
厨房里准备的菜很多很多,但都是些露西只能干瞪眼不知道该怎么料理的菜,譬如一种波浪形的凹凹凸凸的绿色的圆饼瓜,别说她在美国没见过,就是99%的龙国人也没见过。
“这是咱们石兰的特产,叫江柄瓜,嫩的是甜的,老了就是面的,跟土豆一样绵绵的入口即化。”
卫孟喜先把瓜用刀子撬成凹凸不平的不规则块状,然后割一块巴掌大的腊肉火腿,切成薄片,先将姜蒜爆香,瓜放进去翻炒一会儿,加入腊肉火腿片,加水焖上,几分钟后水分蒸发没了,空气里弥漫的都是瓜的清香和老火腿的油香,院里的狗鼻子就受不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