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7/8页)

这还只是小事,她能脱身,要是财务上的呢?会计和出纳合伙卷钱跑路呢?或者是用她的厂子出去给人担保抵押骗钱呢?毕竟,为了方便办税,公章可是留在深市的!

卫孟喜越想越是后怕不已,自己这几年顺风顺水久了,居然这么容易就相信人心。

当然,她的补救措施不仅仅局限于此,现在最有用的措施就是出去找订单,除了张兆明和煤嫂们找的,能让工人和机器都动起来,她又鼓励员工们业余时间出去跑业务,要是能跑到单子也能拿提成。

她这边愁得很,偏偏电话又在这个时候响起来,卫孟喜估摸着又是家里打来的,过来深市半个月了,老陆和孩子都很担心她,每天要打好几个电话来问情况。

还是她怕电话总占线影响业务,强行让他们一天最多只能打一个,还得是晚上八点以后。

她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这才七点半呢。

“怎么,你们吃饭没,作业写完没?”她一接起来,就想到呦呦的数学作业,三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她的数学只有78分,比上上一学期降了足足8分。

八分啊,是老母亲花了多少心力才补起来的,结果要丢就只需要马虎一点点就够了。

谁知,那边却是一口很生硬的普通话,“小卫女士,还记得我吗,我是林秋生。”

卫孟喜愣了几秒钟,刚想说她不认识什么林秋生啊,忽然脑袋中灵光一现,“林先生?”

对方很高兴她一下就听出自己的声音,毕竟他们才见过一面,还是一年前的事,“我还跟你二哥打赌你不记得我呢,看来我那根球杆得输给他了。”

这人是谁呢,正是去年卫孟喜去港城的时候,孟二哥介绍的一位“老朋友”。

当时一起介绍的有六人,都是孟仲平多年经营的生意伙伴,卫孟喜还一起跟他们打过高尔夫,自己很菜很生疏,但他们却没一点轻视的意思。

当时,卫孟喜就对他们印象深刻,尤其是这位林秋生先生,年纪不大,但见识不俗,平日不喜欢打球喝酒谈生意,而是喜欢读书,算得上是儒商。

林家在港城是专门做日用百货的,持有目前港岛第二大的连锁商店,光在港岛的门店就有几十家,更别说还有日本和欧美的,很多能叫上名字的华人超市,都是他的产业。

虽然跟传说中的家大业大的顾家没法比,但也是卫孟喜认识的人里顶顶有钱那一批了。

卫孟喜当时和他们几人交换了名片,后来一直没有联系,她就以为自己的名片怕早就进了垃圾桶,谁知现在对方会主动打电话来。

卫孟喜有预感,应该是有什么机会来了。

果然,林秋生寒暄几句,“听仲平贤弟说,你在深市开了一家文具厂,是吗?”

卫孟喜赶紧说是,顺带把自己厂子的主营业务言简意赅的介绍一遍,末了补充一句,“希望林先生多多关照。”

被美女奉承,谁会不高兴呢?林秋生当即爽朗一笑,“眼下正有一事想请你帮忙,我手里有一批原子笔订单,二十万支预计出口……你要有意向的话我们可以面谈。”

二十万支圆珠笔的代工!

卫孟喜眼睛一亮,这单子也太大了吧!如果按照去年那笔三毛一支的利润算,这就是六万块钱!

有了六万块的净利润,厂子就能起死回生,甚至还能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毕竟代工的要求不高,所有参数规格都是设定好的,只要照着来就行,几乎是不需要动脑子的。

不过,下一秒,她略一想就明白了,对于林秋生这个级别的企业家来说,这也不算什么大生意,犯不着翻出早就不知道扔哪儿的名片联系她,毕竟以他的人脉要想找一家代工厂,轻而易举。

唯一的解释,就是孟二哥。

前几天二哥从舅舅嘴里知道她在深市,遂打电话来约她一起吃顿饭,卫孟喜正是被工人闹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就给婉拒了,说等忙过这阵一定回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