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6/8页)
文具已经拿回来一个月,人民路上卤肉店隔壁的门面也装修得差不多了,她准备挑个日子开业。
因为还没找到去哪儿拿书的门路,现在就只是装修出大体模型:浅绿色的墙壁,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成人高的黑胡桃木书架,中间做一个软皮沙发的环岛,沙发上可以坐人,环岛中心依然是一个圆形书架,进回来的几样文具就先放在书架上,虽然稀稀疏疏的,但看着五颜六色也颇为养眼。
还没开业呢,已经有人进来逛了。
但凡是进来的,无论男女老幼,或多或少都会买点。
年轻学生自己也需要用钢笔和套尺,爸爸妈妈辈的,也有娃娃上学,需要用转笔刀和套尺,老年人嘛,那么便宜的钢笔不买是不可能的,因为忍不住啊!
还没正式开业,拿回来的文具已经卖出去三分之一,老百姓对文化学习用品的需求这么大的吗?
按照卖出去的这三分之一计算,其实利润也非常之高,卤肉只能赚成本的六七成左右,但文具却是可以翻倍,因为她拿的货质量好,还新奇,又漂亮,市面上的书店和小商店杂货摊是无法与她竞争的。
这个发现,简直让她看到了希望——赚点轻松钱、干净钱的希望!
当即,一家人就在为书店取名开始商量起来。
在火车上她想叫“状元书店”,后来一想自家男人就是状元,起这名字有点蹭热度的嫌疑。知道的说她是蹭热度,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打着状元郎的大旗干啥呢,这跟陆广全一向低调内敛的作风不太匹配,卫孟喜就给否决了。
“叫好好学习书店吧!”根花建议。
“要我说就叫美味书店,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咱们妈妈开的。”卫红倒是挺有品牌意识。
“市里有新华书店,那咱们就叫正宗新华书店,比他们正宗!”
卫孟喜差点被蠢儿子笑死,你小子知不知道自己在说啥,虽然他们家的书店也不是盗版山寨的,但在人家牌子前面加个“正宗”,属于恶性竞争懂吗?
卫东被妈妈一阵说教,也觉着自己好像又说蠢话了,他现在知道害羞了,把妹妹拎起来夹咯吱窝下头,“让我妹来说吧。”
小呦呦嘴里包着一块玉米味的糖果,可真太香啦!
含糊不清地说:“糖果书店!”
真是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卫孟喜早知道就不问他们了,全是些狗头军师。“对了,根宝你还没说呢,你想到没?”
根宝最近学国际象棋,爸爸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妈妈在市里的象棋协会帮他找到一位老师,每到周末就要往市里跑,见得多了听得多了,说话也像个小大人:“读万卷书如行万里路,那叫万里书店可以吗?”
卫东皱鼻子,“这啥意思啊,不如叫万卷书店。”
卫孟喜却心头一动,万里书店,乍一看没啥,还有点奇怪,可只要是识字的都听过那句名言,万里路跟万卷书是一个意思,但又更含蓄,更有读书人的文雅含蓄。
“好,就叫这个。”陆广全从报纸里抬头,很中肯的说。
小两口对视一眼,就这么决定了。
1982年12月12号,陆家的“万卷书店”终于开业了。因为这次是开书店,说出去也文雅,她厚着脸皮给苏大娘、徐良、刘香和张劲松都发了请柬,现在矿区可是没人再管她叫“文盲”了,毕竟那是马上就能拿到高中毕业证的人,比大多数自诩不是文盲的人都厉害了。
这时候的人们还是很淳朴,也很信任“毕业证”含金量的,大家相信只要能拿到毕业证,那就是有文化。
这个面子苏奶奶也要给,她早早的天刚亮就把孩子带着来了,只不过现在家里没年轻人,每次都要包车很不方便。
徐良和张劲松也在下班后到场祝贺,甚至准备了礼物。
卫孟喜很想要孟舅舅也来一趟,但打电话过去孟舅舅最近儿子一家从M国回来,他就不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