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第4/5页)

云南东部的某些山区已有成功种植经验,这就随信附上了具体的情况。

不但如此,一路上收集了所遇到了玉米、红薯等作物的不同品种。

对比不同品种间的产量高低、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期待杂交培育出更高产量的新品种。

深入做这项农业研究的不是别人,正是茉雅琪。

康熙瞧着随信而来的资料。虽然孙女一笔毛笔字不够漂亮,但书写的内容通俗易懂又数据详尽。

好!很好!非常好!

有关农作物报告起内容最重要,这一份报告比那些尸位素餐朝臣写的奏折不知强了多少倍。

康熙能够预见到,老四家的小女儿照此节奏发展下去,假以时日是能活万万人性命。让人不饿肚子,这是极大的功劳。

茉雅琪没有任何夸大其词,写得清楚不饿着与吃饱饭是两回事。

那需要前赴后继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从农肥、耕田技术、育种等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良。

她能做的就是先跨出一小步。希望天灾干旱来临时,灾民都能吃上一点粮食。

哪怕那些玉米的品种口感不够美味,哪怕那些作物平日无法被当做主粮,但有此辅助起码能减少被饿死的人数。

康熙表示很认可,做实事从来都是一步步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茉雅琪,这个孙女的名字开始被他放在了心里。然后,主动还找来玉牒翻了翻,确定小姑娘快十岁了。

十岁,还早。

康熙算了算时间,他嫁女儿基本都等公主十六七岁,而老四嫁女儿也不必着急。

说是不急,但下意识将找孙女婿的标准已经给制定起来了。首先充分吸取经验教训,不给找佟家那般的勋贵权臣了。

人品最重要,孙女喜欢与压得住也很重要。

茉雅琪要一直保持好心情,不被琐事困扰,才能在改良农作物上发挥更大才能。

想了一堆有的没的,似乎有一件事忘了,是什么忘了呢?

康熙摸了摸脑袋,总觉得该注意某件事,却又一时半刻想不起来了。

*

*

万里之遥,广粤之地。

武拂衣携胤禛、茉雅琪、温宪,在康熙四十五年的腊月下旬来到广州府。

去年年中彻查拐卖案后,四人就与胤禟在湖南分开。

尽管调查人贩团伙与处理李自成宝藏耽误了一点时间,但总体还是按照考察团的原计划行事。胤禟带着侍卫收了一批珍珠先往广州去了,向西洋商人打开珍珠奢侈美白产品的新大门。

考察团主体进入贵州、云南、广西,这一路主要记录当地不同风俗与民生情况。

武拂衣从旁辅导,让茉雅琪主笔写的农业报告,又叫胤禛审查了有无用词逾越或疏漏,再将一摞摞寄回了京城。

走了一年半,告别高原山地,在年末时分来到了广州府。

广州府,肉眼可见的与众不同。

首先能看到各色头发的欧罗巴人,而街头巷尾的气氛明显比京城要轻松自在,比如人们也敢光明正大地议论朝事。

武拂衣一行人正要往落脚点去。胤禟提前一年抵达广州府,在此地买了一间大宅子,这就与他去汇合了。

把行李放在马车上拉运,人却没坐在车内。慢慢步行穿过街道,是为更好认识此处的府城布局。

一句夹生粤语想起,“呢个书,有咩?”

武拂听到身后的低语声,嘴角微微一抽。

不必回头,刚刚那句不标准粤语正是温宪在低声练习。她来广州抱有决心,要去各大商行地摊买齐各类新奇书籍。

书籍内容,概括一句话,但凡与破案相关就不放过。

或是被隆科多一事的刺激,让温宪对揭开真相有了兴趣。

而湖南遇上的破译李自成宝藏去向与解救黄履庄被冤枉入狱,更是进一步加大了她对破案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