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练习赛(下)(第5/6页)
张信礼拉起衣服下摆抹了一把眼睛周围的汗,同样说:“再来。”
许钊立刻爬起来,有人把球扔还给了张信礼,张信礼运球走到中线——那个许钊刚刚起步的位置,冲他比了个“来”的手势。
此时球场周围已经围了一圈的人,不只是林瑾瑜他们班,场上大部分打球的学生、老师都放下手上的球围了过来,大家纷纷凑过来看这场颇有水平的1v1决斗。
许钊拍了拍胳膊上的土,走到他面前,胡老师把秒表清零,默数三声后哔哔吹哨。
张信礼动了,同样是灵活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控球和快速到极点,也熟练到极点的过人,这些技术在他身上展现出来时给人的感觉与许钊给人的感觉并不完全一样。
许钊给人的感觉是猛打猛冲,刚猛有余,张信礼则更趋近于一种行云流水般的中正,他整个人是完全沉下来的。许钊拿球时如手握重器,就要开山填海,张信礼运球则如指臂使,球仿佛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他们俩风格虽然不同,但技术其实差不了太多。可由于双方身高体重有差距,硬碰硬许钊吃亏,因此张信礼防得住许钊,许钊却防不住张信礼。
全场师生的目光都聚集在了他们身上,张信礼顶着顶着硬往篮筐方向靠,许钊虽然没被他过掉,可也阻挡不了他,至多只能减缓他的速度,然后伺机干扰他投篮。
篮球篮球,说到底投得进才能得分,张信礼如果摆脱不了他的干扰,就算最后出手了,但是没进球一样白给。
场外,林瑾瑜眼见他们打得难舍难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那块手表被他捏得死紧,几乎快被挤出水来。
他怕张信礼输,也怕许钊输。
而此刻战况如火如荼的场上,张信礼虽然架着许钊往前靠,可在四面掣肘的情况下他没法跑到好位置,眼看底线就在眼前,一旦背过了篮筐,再想进球简直等同于痴人说梦了。
他表面上一心一意盯着许钊,实则用余光四面观察了一下,忽地向前探步,迈到许钊分开的两脚中间,似乎要孤注一掷抓住最后这点距离拼个鱼死网破,许钊为了不撞到他,被吹阻挡犯规,只得稍稍后移,想既不犯规又不给他足够的投篮空间。
就在许钊向后横移的同时,张信礼不进反退,运球迅速后撤,居然主动和他拉开了距离,直撤到三分线之外。
这通操作出乎大部分人的预料,这个角度对于高中生来说本来就属实刁钻,靠得越近进球的几率才越大,对绝大部分中学生来说,你哪怕强行上篮都比远距离投球胜算大啊,他居然还拉距离跑得更远了。
张信礼一退,许钊立刻反应过来不好。
那边张信礼一出三分线,立刻双手持球,矮身下蹲,那是非常标准的三分前奏,许钊忙亡羊补牢,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飞身起跳。
这时候半秒钟都是宝贵的,张信礼花费了半秒钟瞄准,许钊则花费了半秒钟往回冲。
两人同时起跳,如两节拔节舒展,破土成竹的春笋。
他们跳的高度几乎一模一样,但是胜负总在毫厘之间。
张信礼臂展更长,他拨指压腕,把球擦着许钊的手指尖送了出去。
所有围观的同学、老师都仰头看着这尚在空中的一球,许钊落地还未站稳,目光已像被那颗球黏住了一样,扭身去看。
三分的滞空时间相对上篮来说很长,那是万众瞩目的一球,它在空中旋转着,划出完美的抛物线——命中!
又是一个空心三分!
全场爆发出一阵自发的欢呼与叫好声,胡老师大声道:“好球!”
许钊呆站在原地,球早就已经入框,弹到场外去了,但他仍好似被定住了一样,注视着空空如也的篮筐。
他其实没输在技术上,只是输在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