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第3/5页)

杨士奇也是如此。

宣德帝时期,武将勋贵势力还很强。为了打压武将勋贵,杨士奇等人罢所有用兵,将明军召还,将安南一大片领土送给叛将黎氏。

“放弃安南给前明带来了巨大而长远的负面影响。”胤礽叹气道,“前明在南洋的国际声望遭到极大打击,南洋再不认前明这个宗主国。之后前明边境纷争不断,谁都敢大着胆子咬前明一口。”

南国犯边、海盗掠夺……宣德帝听从了杨士奇等人“罢兵养民”的建议放弃了安南,却未料到放弃安南就放弃了整个南洋,南边从此兵灾不断,给前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国际关系中,有些事可以忍,但关键问题上绝对不能退让。你退让,其他国家就会变成嗅到了血腥味的鬣狗。

胤禔跟着叹气:“洪武帝和永乐帝这么厉害的人物,怎么有这么蠢的后人?罢了,他后人不蠢,也轮不到咱们家当皇帝。”

胤礽道:“朱棣的孙子,这都第四代帝王了,有点失误正常。正常王朝从这时候开始就该走下坡路,他除了安南这件事上做错了,其他还好。”

胤禔道:“大清从入关后开始算,嗯,第四代帝王就是你的孙子?从你孙子起由盛转衰,曾孙开始成废物?”

胤礽讪讪道:“……别拿我打比方啊。好吧,确实如此。”

大清入关后第四代帝王是乾隆,第五代帝王是嘉庆,确实符合这个规律。

胤禔开玩笑道:“还好以后不成器的大清帝王是你子孙,后世人嘲笑不肖子孙也只会嘲笑你,哈哈哈。”

胤礽磨牙:“你信不信我给后人留下一道遗旨,等大清要亡国了,就找你的子孙禅位?”

胤禔差点噎住:“弟,何至于此!”

胤礽冷哼:“你等着,我绝对会留下这道遗旨!”

胤禔哭笑不得:“喂喂喂,别这样,我不笑你了还不行吗?”

胤礽道:“不,我生气了,你等着!”

胤礽和胤禔在上面笑开了。

离得最近的大臣听到了这对兄弟的窃窃私语,心情十分复杂。

汉臣听到胤礽如此评价杨士奇和司马光,心中很想反驳,却又认为胤礽说得对,一时间难受极了;

满臣听到胤礽随便拿亡国开玩笑,很想训斥,但又知道普通王朝四代帝王后开始走下坡路是事实,一时间怅然极了。

他们忍不住交头接耳。

“太子殿下……唉。”

“虽然……但是……唉。”

“你们叹什么气啊?太子殿下如此清醒,不正说明他将会成为千古难得一见的明君?”噶礼不在乎道。

其他大臣们继续叹气。他们难道不知道吗?就是心情复杂啊。

噶礼转了转酒杯:“能跟随这样的太子,诸位大人只要不犯错,捞个名垂青史轻轻松松。你们当官最大的抱负不就是青史留名吗?偷着乐就成了,抱怨什么?”

其他大臣们:“……”

好了,他们不但不想叹气,心里还有点美滋滋。

陈廷敬忍不住笑道:“噶大人所言有理。不说以后,今日在帐中用膳的各位,已经青史留名了吧。”

大臣们都忍不住浮现出矜持的微笑。

噶礼叹息:“太子年不过总角,居然算无遗策。我以前总认为你们演义中所说的那些谋臣是夸张,现在看来,人和人相比,差距真是大。什么时候太子给我们一人一个锦囊,模仿诸葛武侯来一出锦囊妙计,我也不意外。”

大臣们纷纷拈须,微笑点头。

有一大臣道:“说到三国,关公温酒斩华雄,我们午宴破安南,可是异曲同工之妙?”

又有一大臣得意道:“我们也体验了一番‘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公诗词真是精妙绝伦。”

他们正笑着,曹寅再次进入大帐。

他跪地,微笑道:“太子殿下,敌军已伏诛,击沉八艘战船,缴获四艘战船。太子殿下可要观看海师献俘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