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李瑜吃瘪 宁樱成功翻墙越狱(第2/4页)
经过过滤后的粥水黏稠洁白,它又重新回到瓦罐中小火煨炖,宁樱添入少许猪油熬出香味,整个庖厨里都弥漫着浓郁的米汤香气。
蔡三娘忍不住吞口水,打趣道:“瞧我这没见过世面的,光瞧米汤都流口水了。”
宁樱笑道:“用它涮烫荤食最是鲜嫩,粥汁不仅润肠养胃,还保肝解酒。”
蔡三娘:“就你会吃。”
待到正午时分,书房那边传膳。
仆人把红泥小火炉送了过去,方才腌制的牛肉被宁樱取了出来,又打了鸡蛋清到盘里才由她们呈上去。
小陶锅里洁白的粥汁泛着浓郁的米香,几粒艳红的枸杞点缀其中,袁杰从未吃过这样的锅子,颇觉好奇问:“这是粥么?”
对面的李瑜道:“毋米粥。”顿了顿,“有米不见米,用精米熬制,只取粥汤,用来烫食最鲜嫩不过。”
他这一说,袁杰立马生了兴致。
春兰给他备上蘸料,他选了辣口的。
李瑜命人送来惠泉酒,看到食案上呈了牛肉,指了指,蔡三娘解释一番,他没再追问。
不一会儿宁樱过来伺候他进食,特地换了一身干净衣裳。
袁杰看到她,笑道:“今日袁某沾了二郎的口福,还从未吃过这锅子。”
宁樱行礼道:“那袁中丞定要试一试了,毋米粥保肝解酒,润肠养胃,必不会让你失望。”
李瑜做了个请的手势,宁樱跪坐到一旁,对面的春兰先替袁杰涮烫了一块鱼片。
粥水洁白,鱼片莹润,因片得极薄,在滚烫的粥汁里只需停留须臾便可捞出。
春兰把烫好的鱼片放入袁杰碗中,他兴致勃勃蘸上蘸料入口,也不怕烫。
蘸料的辛辣裹挟着鱼片的鲜滑冲击着味蕾,跟他以往吃到的鱼片完全不同,非常嫩滑。
李瑜并未动筷,只问:“如何?”
袁杰赞道:“顶好。”
他当即又尝试另外两种蘸料,显然对这种吃法生了浓厚的兴趣。
宁樱也替李瑜涮烫了鱼片入碗,他喜食清酱口的。
对面的袁杰压根就不要春兰伺候,自己动手,尝了好几块鱼片后,又一一试过鲜虾和牛肉。
那牛肉经过涮烫后,细嫩松软,与茱萸的辛辣融合,一点都不腥,极大地满足了他这个肉食者。
这不,连李瑜都试着用牛肉蘸辣口的。
今日这锅毋米粥很合袁杰的意,艳羡道:“二郎你小子可真会享福,阿樱姑娘当真了不得,不仅茶艺好,厨艺也上佳。”
李瑜:“甭拍马屁。”顿了顿,“这惠泉酒也不错,四郎试试。”
春兰替袁杰斟了一杯,琥珀的色泽,芳香四溢。他举杯小小抿了一口,质地温雅柔和,非常顺口。
李瑜喜食惠泉酒,也饮了一杯。
二人一边涮烫荤蔬,一边讨论起袁杰带来的《渔翁》,不知不觉喝了好些酒。
李瑜显然对那幅画上了心,想讨要过来,试探道:“四郎手里留了不少张道子的手迹,今儿你拿来的《渔翁》可否割爱?”
听到这话,袁杰连连摆手,“方才见你眼珠子都快要黏了上去,我就知道你小子只怕是惦记上了。”
李瑜抿嘴笑,理了理袖口道:“能否割爱?”顿了顿,“四郎若舍得,我爹房里的东西我拿一样来置换,如何?”
秦王老儿酷爱收藏奇珍异宝,人尽皆知。
李瑜备受宠爱,若真能从他那儿置换,肯定不会吃亏,再加上这幅《鱼翁》到底是不是张道子真迹,还不敢定论。
袁杰一时有些犹豫。
见他摇摆不定,李瑜趁热打铁,“你的这幅《渔翁》到底是不是张道子真迹还说不定,但我却喜欢,画风颇有风骨,想留着观摩。”
袁杰抿了一口酒,“万一是赝品呢?”
李瑜:“无妨。”
袁杰摆手,“你我二人君子之交,我也不能占你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