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3/5页)

林如海和贾敬是知道崔西此人的下落的。这两人都是嘴极严的人,又是贾赦的铁杆盟友,虽同属东宫一系,却并未将这个消息再告诉旁人。

现在贾赦提起来,贾敬和林如海恍然大悟:“赦兄弟是从崔西嘴里问出了什么么?”

贾赦摇了摇头,道:“根本无需再问。难道你们忘了彭硕控制那些杀手的手段,他既然挑了根骨好的孩童专门训练成杀手,为何不能挑了或是过目不忘,或是敏锐异常的少年培养成谋士?”

“赦兄弟是说崔西也是司徒硕培养的?”

贾赦道:“不但崔西,还有江怀寿。甚至司徒礡、司徒砾原本的谋士都有可能。一个猜测罢了,若是猜对了,我想崔西应该什么都愿意说。”

贾敬和林如海是何等样人?虽然贾赦说得云淡风轻的,但是两人很快就能捋顺后面的逻辑。

彭硕作为彭州王的后人,恨致和帝不假,但是未必没有再次夺取天下的野心。

但是他无兵无权,若想实现野心,要么找个天灾人祸的年份揭竿而起,要么则成为一只伺机而动的寄生虫。

前者自然也是一条路。但是自古以来,农民起义的事不胜枚举,大多数都是以被镇压告终。就算少数朝廷气数尽了,最终改朝换代的。也是各路义军相互吞并,能活到最后的称帝建国,至于其他人,则化作一捧黄土。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也。

像彭硕这么自傲的人,自然不会选这条路,让自己涉险。

那么,他会选择第二条路。比如选些少年天才,培养成谋士,然后送入那些野心勃勃的王府。

“难怪当初岩亲王的许多行动,硫亲王府也知道。甚至两座王府行事,有些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原来这些王府背后的谋士都是一条藤上的瓜。”贾敬道。

关于此事,贾敬和林如海都觉得不寒而栗。

朝廷那么多官员,算起来出色的极多,可是若非贾赦揭开一僧一道的秘密,从而一步步顺藤摸瓜,捉拿到彭硕,谁能知道彭州王的后代竟然直接打入了好几家王府。

“若是此事没被揭开,后果不堪设想。”林如海叹道。

可不是不堪设想么?毕竟被原著形容成‘末世’,‘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若是着一切都是彭硕策划的,倒是完全说得通了。

不但能够挑拨得皇室自杀自灭,等以后朝廷实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彭硕亲自培养的那些谋士一联合,彭硕还真有可能一举夺权。既疯狂又残忍的复仇计划。为了达成目的不惜踩着许多人的血肉,但是贾赦也得承认,这个设计本身很有巧思,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原著里,贾探春曾说:“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想来便是映射的这个吧。

“若是我这个猜想不错,那么江怀寿也好,崔西也好,其实都是听从彭硕指挥,而且互通消息的。所谓司徒硫的暗产,那些势力,江怀寿知道,崔西也知道,既如此,我们何不试试来个黄雀在后?”贾赦道。

贾敬道:“可是当初从济善堂大门柱子中搜到的证据,只有那些杀手的来历,其中并无谋士。”

贾赦却直接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匣子来,贾敬和林如海翻看后脸色大变,里面正是关于崔西等人身世的证据。而且留证手法与那些杀手的身世密辛如出一辙,一看就是彭硕的手笔。

贾敬和林如海尽皆觉得不可思议:“赦兄弟”“大内兄”……是什么时候弄到手的。

贾赦倒没隐瞒这二人:“当时三司官员第二次去济善堂找证据的事是我提议的。但是我在大理寺公堂的话只说了一般。彭硕再自负,也是个谨慎的人,而且还有极强的求生欲。在顺天府刚到济善堂的时,彭硕就从密道逃走了。这样一个留足后路的人,我猜他不会将所有证据存放在一处。这些东西,是盛先生带人在彭硕逃走的密道口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