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4/5页)

苏丞相再也不敢大意,将三司和京营都调动起来,四个部院相互监督,守着那些证据和人犯。尤其是人犯,依旧是采取之前颜济沧用的方式,送吃食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人试吃。最后才将饭食送入大牢。

就这样,等到致和帝一行终于回京的时候,那些个人犯都还好端端的关在牢里,总算没出纰漏。

致和帝回京的第一日,苏丞相带着部分官员迎驾,然后致和帝并太子、从铁网山回来的众皇子,并各部院高官们直接去了上书房。

现在的情况,不但致和帝瞧着许多人都可疑,就是皇子们也相互提防着。因上书房内人不少,反而大家说话都很保守,打着太极。

致和帝见状,干脆让众人散了,只留苏丞相一人,又命人将贾赦传来。

贾赦都没来得及和贾琏说几句话,还不甚了解铁网山那边的具体情况,便被传入了宫里。

见礼之后,致和帝赐坐,然后才问京城的情况。

这一次贾赦虽然也有单独行动的时候,但是前因后果都跟苏丞相报备了。有苏丞相在此,倒不必贾赦多言。

苏丞相的语言能力自不必多言,虽是尽量言简意赅,却也准确无误的将京城发生的事说得清楚明白,并无遗漏的要点和引人误会的地方。

末了,苏丞相道:“皇上,臣得知此事后不敢大意,让三司和京营官兵配合,已经拿下不少人,也问出些口供来。据臣和几位大人共同参详,此事恐怕和岩亲王有关。”

致和帝自然知道当初一僧一道的事情败露,王子腾和司徒岩先后派人杀人灭口,那两个杀手都是济善堂的人。

可是又有了新的疑点,致和帝道:“济善堂几十年的老善堂了,司徒岩才多大?即便他手下有些杀手来自于济善堂,这济善堂最初也不是他修建的。再说,那些个杀手死士要从小培养,算起来也有几十年了,按年纪,这批人绝对不是司徒岩能够培养出来的。此事恐怕还要往上查。”

苏丞相岂会想不到这些,回到:“皇上,这些臣也查了,济善堂的堂主叫彭浩,据彭浩的口供说,他曾经在彭州王府供职。”

致和帝蹭地一下坐直了身子,眼睛也瞪圆了:“现在抓住那批刺客、杀手按年纪算来,大的三十余岁,小的二十多岁,正好对得上了。彭州王……彭州王,没想到他竟然还阴魂不散!”

彭州王是谁,是先皇宠妃之子,也是曾经非常接近龙椅的人。

当年先皇身体突然急转直下,外有北狄入侵,内有几位皇子争得水火不容。这位彭州王便是势力极为强劲的一个。当初致和帝被逼躲入周太妃宫中,等到贾代化护驾,才逃过一劫。

若是当日贾代化救驾稍微来迟一些,或是周太妃不曾护着致和帝,说不定登基的便是彭州王了。

曾经实力如此强大的彭州王,哪怕后来功败垂成,有些暗产没有被铲除,也是情理之中。但是这些东西怎么交到了司徒岩手里?

致和帝出身皇家,见惯了尔虞我诈,岂有想不到的:“好!好!朕当初看在先皇份上,留着彭州王一命,他竟然如此回馈朕!挑拨得朕父子相残!戴权!朕命你带人去刨开彭州王的坟墓,将其鞭尸!”

戴权应是去了。这事过了那么多年,彭州王已经死了多久,实在用不着多此一举,但是谁叫君无戏言呢?

这件事说起来,又是一番旧事了。当年致和帝夺嫡胜出,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便没有杀彭州王,只是将其圈禁。曾经的亲兄弟,后来闹到不是你死便是我亡的境地,这位彭州王自然没活多久便死在了王府。作为胜利者的致和帝也虽改了其姓氏,也没让其葬入皇陵,但是到底让彭州王入土为安了。

赢都赢了,这些都是做给活人看的罢了。直到现在三十余年过去了,致和帝得知司徒岩竟然接受了彭州王的部分势力,岂能不怒火中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