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2/3页)
所谓的“入学必备套装”是面向大学新生的,包括枕头、席子、床单、被子、蚊帐、热水壶等等基础生活用品。
吴普搬过来时买的备用被褥都用掉了,接下来再有客人或者员工过来总不能直接让他们睡光板床。
以前他负责接新生时积极帮学弟学妹争取拿到这个价格十分优惠的“入学必备套装”,过后也没有删掉老板的联系方式。
这就是多个朋友多条路!
吴普和老板约定好加点钱找人送货到博物馆,这才安心睡觉去。
第二天一早,吴普又把两个书童召唤出来,沟通过后和他们签了一个月的劳务合同。
两个书童是两兄弟,由寡母养大,底下还有两个弟弟。
他们本来就在给人当书童,结果主家嫌弃他们不够机敏,把他们赶了出来。
为了赖掉他们的工钱,主家甚至还诬赖他们偷东西!
他们想到家中的困苦,根本不敢把这件事告诉母亲。
可那悭吝的主家败坏了他们名声,县里没有人愿意再找他们当书童了。
他们又伤心又难过,一想到家中的母亲和弟弟在等着他们养活,他们就一筹莫展,不知该如何是好。
吴普一听就知道这兄弟俩是要回家去的,安排让他们跟着苏轼沾点文豪气息,说不准以后可以考个功名。
苏轼的书童,那可是很了不得的。
据传苏轼曾有两个很牛逼的书童:一个是大名鼎鼎的高球,写得一手好文章;一个是一代真人林灵素,曾极力劝皇帝灭佛锄奸。
由此可见,这是一份很有前途的工作!
苏轼昨晚很想玩手机到夜深,无奈他前一晚没睡好,昨晚困得沾床就困,最终只得搁下手机睡了个饱觉。
天才刚亮,苏轼就醒来了,他觉得自己精神抖擞,状态着实再好不过。
他翻身下床去洗漱了一番,打开房门一瞅,一左一右站着两个半大小子,约莫才十一二岁的模样。
“你们是谁?怎么在这里站着?”苏轼好奇地问。
两个书童如实回答:“主家让我们接下来伺候先生。”
苏轼听着他们的口音,笑着说道:“你们是杭州一带的人吧,听着怪亲切的,我也在那边住过几年。”
两个书童连连点头。
苏轼领着两个书童去找吴普。
吴普把两小子的来历给苏轼讲了讲。
得知他俩是南宋人,苏轼就不着痕迹地问起他们对“苏辛”的看法,问问他们是喜欢东坡呢还是喜欢稼轩。
成功收获一波彩虹屁。
吴普在旁边听得嘴角抽了抽。
苏轼这性格也是没谁了,居然还有点小自恋。
吴普和苏轼商量过后,让无人机跟拍苏轼为“奔雷”挑战做准备的过程。
实在不行,就去拍猫。
吴普把直播间的基本操作教给苏轼,总算腾出空来安排徐大他们。
相逢就是有缘,既然人都抽出来了,索性就全部召唤过来给他们提供一份工作。
反正他现在不怎么差钱。
徐大他们倒是好安排,让他们打理园圃就好。
货郎、木工、绣娘却是一时半会没什么活干,可以先让他们适应适应这边的生活,等过几天一号馆改造完毕再把她们安排进去进修或者干活。
还有韩娥。
吴普安排好其他人把韩娥召唤出来,才发现难怪相关记载里为什么说她一唱悲歌就让人跟着伤心欲绝,追着让她再唱首欢快的歌才缓过劲来。
这姑娘长得着实好看,别说如泣如诉地悲歌一曲了,就是轻轻一蹙眉都能牵动人心。
春秋战国时期那种乱世,她这样一个小姑娘孤苦伶仃出门,途中甚至要卖唱换路费,想来一定是有很想去的地方或者很想见的人吧?
吴普给韩娥说了这边的情况,询问她要不要签一个月的合同赚点路费。
吴普还以为韩娥这样的特殊人才会提点特别要求,没想到她也二话不说就把合同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