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金秋 选秀的精髓在于观众的参与感(第3/3页)
一冷一热之间,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2000年的中秋节到了,各个大学的大一新生也来了。
第二届寻找新新女孩的选秀活动在六所海市高校拉开帷幕。
这一次,余自新她们准备的可比去年充分多了,海市电视台还主动提出合作,双方开了两次会,李霖托人找了几位校友律师帮忙商谈,最后确定选秀由新新主导,电视台只负责录制,节目终剪权归新新,这才开始合作。
录制从六所高校报名海选时就开始,由田欣、文琳殊上届六强一人负责一所高校,作为嘉宾主持和该校的学生会成员一起主持。
第一次海选的素材剪出来之后,余自新看了有点失望。这一届报名的人倒是很多,漂亮女生也不少,但是像田欣、文琳殊,甚至是邹玲这样能给人深刻第一印象的选手并不多。
用香港那边狗仔每年挑剔港姐参选者的话说,就是“没有明星相”。不过,再想想历届港姐,能真正成为明星的又有几人呢?
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次选秀节目的影响力和规模相当大,第一期海选剪辑播出后,不仅海市本地有线电视台和二套播出了,一些周边县市台也重播了,至于高校论坛上的各种片段剪辑,帖子,那就更多了。
转播这部分收入全归海市电视台所有。节目播出前后和插播的广告收入,电视台收七成,新新只拿三成。
孙娜娜提过,这是不是有点过分?毕竟前期的宣传,组织活动的人和经费,还有最后的奖品全是我们提供的,电视台只是来录制。
但余自新和李霖认为可以接受。
如果没有电视台,她们能拿到的广告收入可能不到现在的三分之一,电视台的影响力就不用说了,他们不仅有专业的录制和剪辑人才,还有播放渠道和覆盖面,当然还有人脉,这些全是她们没有的资源。
如果电视台的人能够抓住新时代选秀的精髓,大可一脚踢开她们自己做,凭什么跟她们分这块蛋糕。
也正因为清楚新新的创意和想法是选秀成功的核心,电视台才会同意由新新制定规则和赛制,包括一些暗箱操作,也全由她们做主。
今年的海选重点依然是现场投票和评委选票。
不过,去年评委基本是凑数的,今年为了争夺评委位置险要打破头。
几位老艺术家都想当分量最够的评委,最后全靠钱效云斡旋,新新还修改了下赛制,搞了个五人专家评委团,其余评委还是六校老师和学生代表各一人,为了平衡专家团对投票的影响,每场比赛还会随机抽选四名学生,作为幸运观众评委。
现场抽选幸运观众作为评委的新赛制一宣布,各大高校BBS顿时沸腾了。
评委!
太棒了!
去年的选秀虽然现场观众有投票权,但是只能沉默地行使这项权力啊!
今年被抽中了就能上台当评委!还能点评选手!
观众的参与度再次被提升了。
初赛时间还没最后确定,已经有黄牛在论坛上发帖卖票。
这才是选秀的精髓——让每个观众都有参与感,感到自己手握左右选手命运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