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十八章 逆子欺朕太甚!(第3/4页)

只不过,当今既然敢下如此重手,那就不可能不在出征之前留下后手,再加上张邦昌原本就是随风倒的性子,所以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慢慢踱了两步,蔡京又接着道:“不过,张邦昌指望不上也没什么,就算汴京城中的朝臣都指望不上也没什么,毕竟官家还是这大宋的上皇,是当今官家的生父。

只要官家下一道诏书,让天下各州府将奏疏表章都送到亳州,那官家在亳州还是在汴京就都是一样的,不复政也是复政。”

“只怕不容易。”

童贯继续跳出来跟蔡京唱反调:“当今出征之前,曾经在朝堂上大发雷霆,言明有敢送奏疏表章往亳州者,就会直接贬官远窜。”

“此一时,彼一时也。”

蔡京皱着眉头道:“大宋天下共有一十四府,二百四十州,每天的表章何其繁复,彼时当今还在汴京还好,现在当今又在何处?让天下州府将表章送去汴京还是送去太原?

更何况,当今在紫宸殿大发雷霆,所言之事可有邸报明发天下?”

童贯顿时一愣,斟酌了一番之后才道:“这倒没有,毕竟在紫宸殿因为奏疏送往汴京还是亳州而大发雷霆,这种事情可不太好往邸报上写。”

蔡京道:“这就对了,当今可以为了这事儿而在紫宸殿大发雷霆,却不可能因为这事儿而明发邸报。”

“官家乃是当今亲父,也是官家将皇位禅让给了当今,如今官家让天下州府将公文送至亳州,也是为了当今考虑,一片爱子之心,又有谁能说出来什么?”

童贯却摇了摇头,答道:“也不尽然,官家出征之前不是已经奉元祐皇后为隆祐太后么,现在朝廷由元祐皇后垂帘听政,皇后和皇长子监国,又有李纲和李若冰辅政,换句话说,当今在与不在汴京,都不会影响到朝堂的运转,至多会有一些非当今亲裁不可的问题积压。”

蔡京呵的冷笑一声,说道:“天下州府二百五十有四,总有许多问题是非当今亲裁不可的,而当今是亲征在外,又不是年幼,故而孟太后她老人家也有许问题不太好处理,皇后和皇长子同样没办法处理。”

“但是,孟太后没办法处理的问题,官家却可以处理,这便是官家与孟太后的最大区别,也是官家最大的优势所在。”

原本还头疼不已的问题被蔡京这么一捋,居然有了一丝迎刃而解的迹象,赵吉翔的脸色也变得好看了一些:“到底还是蔡卿老成持重,非是那个敢在朝堂上公然说朕不配姓赵的逆子可比。”

蔡京心道你特么拿老夫跟你儿子相提并论,你几个意思?还有,当今居然公开在朝堂上说官家不配姓赵?

蔡京自认为自己还没有老糊涂,但是蔡京无论怎么看眼前的赵吉翔都觉得赵吉翔有老糊涂的迹象。

你禅位给你儿子,然后你儿子在朝堂上公然说你不配姓赵,结果你现在还特么想复政?你就不怕他宰了你?还有,既然你想复政,那你还留在亳州干什么?

仔细斟酌一番后,蔡京才开口道:“按照时间推算,当今应该快到太原,也就是说,留给官家返回汴京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或者说,当今是输是赢已经无关紧要,除非有不忍言之事发生,否则的话,官家就应该立刻启程返京复政。”

高俅却有些迟疑:“孟太后……”

童贯也继续刺激蔡京:“蔡相莫不是糊涂了?当今在出征之前就已经请了孟太后垂帘听政,更是指定了皇后与皇长子监国,就算有不忍言之事发生,只怕……”

“孟太后与皇后皆是妇道人家,皇长子年幼,如何当得国家大事!”

自从知道自己的儿子们全都死在赵桓手里之后,蔡京就彻底豁出去了,连说话间也少了许多顾忌:“官家留在亳州能干什么?一旦当今从太原返回,官家如何还能复政?”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