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花魁海月(第3/5页)
海月毫不扭捏地在慕容舒清身边坐下,问道:“公子如何称呼呢?”
“秦书。”
“秦公子,我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公子。”
她有什么事需要问她?慕容舒清笑言,“小姐请说。”
海月轻咳一声,状似认真虚心求教,实则满目笑意,语带调侃地问道:“何以解忧?公子作答唯有稀粥。不知何故?”
慕容舒清此刻真的很有翻白眼的冲动,她没有想到海月竟然会直接问她,当时只是好玩,就把以前在杂书上看见的一句有趣的话写上去了,现在要她解释,她能怎么说?
慕容舒清心里郁闷,脸上却不能表现分毫。
霍芷晴则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盯着慕容舒清,她没想到,舒清姐姐回答的会是这样直白无意的话,但她相信舒清姐姐一定是有原因才这么说的,于是满怀希望地听她解释。
慕容舒清看了一眼霍芷晴信任期待的脸,她现在明白什么是盲目崇拜了。一旁的海月盈盈浅笑地等待她的回答,那双杏眸中分明流露着兴味和促狭。无奈之下,慕容舒清思索片刻,微笑回道:“在下浅见,忧愁之来由良多,解忧之法也不少。酒可忘忧,友可排忧,书可离忧。但有一种忧愁,自古有之,排解之法却只有一个。”
听他说得颇有些意思,海月继续问道:“愿闻其详!”她很想看看,这位清润公子能把这句俗言庸语解释出什么道理来。
慕容舒清手执清茶,轻言浅笑,侃侃而言,“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百姓最大的忧愁便是吃不饱,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粮仓里若是没有粮食,那是比任何事都可怕的。因此,于国于家,于君于民,粮食都是解忧的根本。故……何以解忧,唯有稀粥。”
海月在心里暗暗喝彩,一句如此俗落之语,竟也被他解释出了国之根本、以农为先的道理,可见此人才思敏捷,见解不凡。“公子高见!”
慕容舒清拱手笑言,“惭愧!”确实惭愧,一时情急,也只得牵强附会了。
为了不让她再纠结在这个问题上,慕容舒清笑道:“不知小姐可否愿意为在下再弹奏一曲?”她的琴技确实精湛,除了行云流水般流畅外,更多了自己的风格,也因此更为抓人。
“当然可以!”海月开怀一笑,明艳的气息便如星星点点的海浪迎面扑来,精致的脸上,眼波流转间,全是自信飞扬。她来到古琴前,对慕容舒清微微一笑,素手轻扬,如玉珠飞溅般,灵动的琴音流淌在不大的雅间里。
轻品香茗,赏音阅美,果然是人生惬意之事。这里有软哝细语,有才情风流,有善解人意,怪不得那么多男子爱上青楼。慕容舒清失笑,她都快要喜欢上这里了。
待最后一个琴音结束,慕容舒清轻轻鼓掌,饮尽杯中最后一口茶,起身说道:“多谢小姐,今日得听小姐妙曲,实在不虚此行。在下告辞!”
淡蓝锦衣,嘴角一抹儒雅浅笑,长身而立,竟也不输满室莹润的月华。看着眼前清雅温润的慕容舒清,海月眼神微闪,也跟着起身,一手还在琴弦上随意拨动,三五音符,未成曲调,却也轻灵动听。海月大方地笑问道:“公子今日花一万两,就是为了来听这一曲的吗?”
她问得直接,慕容舒清却只得苦笑在心,不听曲,她还能干什么?微微躬身作揖,慕容舒清淡笑回道:“小姐这一曲,远不止值一万两。告辞!”说完,带着霍芷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雅间。
看她走得潇洒,海月也未阻拦,缓步走到桌旁的软榻上,懒懒地躺了上去。身边的小童恭敬地半跪着为她送上糕点,海月有一口没一口地咬着,秦书是吗?她喜欢。将手中的糕点一口咬尽,海月明媚灵动的大眼闪着锐利夺目的光芒。
慕容舒清带着霍芷晴才出了清风楼,就看见霍子戚和言皓宇等在一旁,两人脸色铁青。霍芷晴害怕地向慕容舒清身后缩了缩,耷拉着脑袋,不敢再往前一步。慕容舒清好笑地看着身后像见了猫的老鼠一般的霍芷晴,现在哪里还有喊出一万两时的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