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3/5页)
温父心里最惦记的自然便是自己年幼的小女儿,虽然有些不舍,但是她观淮候世子气度,当此人是个君子,便也含糊着没有拒绝。
淮候世子便当他答应了。
可淮候世子是什么人?他出身显赫,他的正妃必当是名门世家的贵女,所以他许诺的至多只是一个侧妃之位。
可温父不知道啊,他交代温笑已经给她定下了婚约,是一个光风霁月的富家公子,当她长大之后便可以嫁过去,日后便可过上好日子。
也不知是否是因为心中的心结了了,温父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留下年幼的温笑。
而淮候世子回了京,也不知是否是大灾之后必有后福,所以身子倒是有了起色。
于是便将自己当初的许诺抛之脑后,而温笑在家中一日一日的等自己名义上的未婚夫来寻自己,可终究等不到。
后来还是凉州城的戏班子里的班主,看她可怜又瞧见她容色姝丽,便是没有打小的基本功,那也是极为惹眼的,所以便将人留在戏班子里,教她唱戏。
而温笑自幼的父亲教导一向认为女子不该抛头露面,可到生死关头却也只得低头了。
而偏偏她在戏曲一道上天赋绝佳,不过刚刚及笄,初次亮相,便艳惊四座。
后来更是以一己之力将一个平平凡凡的戏班子带的火遍了大江南北,便是京都也亦有所耳闻。
可在微笑看来自己的根就在凉州城,她哪里也不去。
而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便有不少达官贵人宁愿千里迢迢来此也要听闻小唱上一曲。
而后,更是流连忘返,迟迟不愿离去。
自此之后,温笑的名声被一次又一次的推向最高峰。
如果这样的话,温笑或许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在后面收上一二徒弟,继承自己的衣钵成为一届戏曲大家,名流千古。
可是故事的走向便在温笑十七岁这一年变了。
京都的淮候世子病重垂危,淮侯夫人亲自去国师府门外跪了三天三夜才重得国师府的批命。
“尔之生机,自始至终,仍在北方。”
当生命真真正正受到威胁的淮候世子,才乍然想起,曾经被自己抛之脑后的温氏父女,这才将当初的事和盘托出,告知淮候夫人。
之后,才有了淮侯夫人匆匆派了贴身的婆子并一队人马过来迎亲的一幕。
可温笑不过一介平民女子,如何能成为淮候世子的正妃呢?
淮候夫人便是打着温笑不通这些事的主意,想让人先以正妻之礼聘制,等到京都再换粉轿从侧门抬进。
但在温笑还没有进京都的时候,国师府便向淮候夫人发出了警告:
“天赐良缘,不可错过,否则性命垂危!”
迫于无奈,淮候夫人只得临时让人在城外接应,这才让人将温笑给迎了起来。
不过婚礼并不曾大办,毕竟只是一个平民女子。
故而,之后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淮候世子娶了一介平民为正妃,但淮候夫人那敷衍的婚礼让不少人看出了淮候夫人的嫌弃,以至于仍有不死心的贵女想要贴上去。
四象国并没有不能扶妾为妻的规矩,再加上一介平民女子想要坐稳世子夫人的位子何其艰难?
而这其中,身份最高贵的便属开国长公主的嫡长孙女柳宛晴。
柳宛晴为了坐上世子夫人的位子,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明明只是一介侧室,可是成婚的嫁妆不光高出了温笑,便是婚礼规格也高出了数等,可偏偏这些淮候夫人淮候氏子都觉得理所当然。
温笑只是一介孤女,所以并不能反抗,只能忍气吞声,甚至因为她是正室还要替另一个女人操办一场更为隆重的婚礼。
可命运的作弄并不止如此,自从柳宛晴过门之后,温笑便发现自己的日子愈发的艰难起来。
如果说以前是被淮侯世子无视,淮候夫人刁难,但还勉强过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