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6页)
他话音刚落,坐了一圈的“作词家”马上反驳。
“可我觉得‘暮色归来,不辞辛苦’更像柏老师。”
“为什么不选那份‘雨后彩虹,正是晴天’,明明这词更适合歌颂柏老师。”
“没有为什么。”
厉劲秋完全不温柔,一点儿也不想跟这群年轻人沟通,保持着自己的专横独行,“我是《桃李》作曲人,听我的。”
学生们一脸不高兴,如果不是厉劲秋作曲,估计他们得当场起义。
“因为柏老师喜欢春风。”
温柔的声音从旁边传来,钟应刚结束了二胡合奏,就听到了厉劲秋惯有的蛮横。
“他不喜欢学生去歌颂他的辛苦、劳累,他只想做一缕春风,在我们感受不到的情况下,给我们带去温暖。”
钟应拿过另外几份歌词,里面为《桃李》写下的句子,都是学生角度的感悟。
老师很辛苦,老师付出了一切,他们应当铭记终生。
唯独厉劲秋选的歌词,站在了柏辉声的角度,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景象。
老师是春雨、老师是春风,润物细无声,育人轻无痕。
钟应说完,刚才还义愤填膺的学生们,都重新拿起了春风春雨的《桃李》。
歌词朴素,只有美好的景象,细细品读,确实字字都像他们印象中的柏老师,又不禁红了眼眶,偷偷抹泪。
确定了合唱最后的歌词,厉劲秋终于功成身退。
他和钟应并肩走出会场,看着学院绿树成荫,叹息道:
“当老师也太不容易了,我以前跟这么多顶尖乐团打交道,都是我说了算。”
大作曲家强烈的自信自负,在乐团一次次妥协之中膨胀。
钟应笑着说:“那是因为乐团的人,都知道你的脾气,也清楚你的能力。但是,这次纪念音乐会,以学生们为主,无论你是作曲家还是演奏者,都得为柏老师着想,他们才会信服。”
这不是凭实力的舞台,而是充满了尊敬和悼念的会场。
厉劲秋再厉害,拥有再多的荣誉,都会受到本能的排斥。
因为他不是柏辉声的学生,决定的优先级别甚至在钟应这个内门弟子之后,必须拿出充足的理由,才能打消学生们的不赞同。
厉劲秋受教了。
他笑着跟随钟应,听着钟应聊二胡合奏的排练。
走着走着,他发现不是离开学院的方向。
“去哪儿?”他问。
钟应说:“你不是想看大家为遗音雅社找回的乐器?就在学院的乐器室里。”
清泠湖学院坐地宽广,说是乐器室的地方,却单独建成了一座平房,装载了严密的三防系统。
钟应请了管理员打开大门。
厚重的防盗门嘎吱作响,立刻展现出了里面满墙满室的乐器。
厉劲秋不知道什么时候发过去的闲聊借口,竟然真的得到了满足。
他诧异的看着这间乐器室,觉得自己来到了一间民乐乐器行。
许许多多的雕花琵琶,悬挂在墙上。
各色各式的银弦二胡,安静的摆放。
还有几件落单的青铜钟磬、陶埙,仔细的保管在玻璃柜里。
厉劲秋走进去,竟然还见到一张七弦琴!
他难以置信,“这些全是华人互助会买回来的古董乐器?”
“不止是华人互助会,还有清泠湖商会、学院校友。”
钟应走过去,拿起那只造型古朴的陶埙,说道:“像这种陶埙、钟磬,则是清泠湖博物馆原样复制的文物,送给学院作为教学用具。”
乐器室保存的乐器,诞生时间悠久或者短暂,都因为它们品相完好,能够弹奏,所以没有送去博物馆当作展览品。
“清泠湖学院的老师们,每一年都会为这些琵琶、二胡寻找新的主人。”
钟应仰头看着那些珍贵的古董,说道,“哪怕它们暂时找不到主人,老师们也会时不时取出它们,带它们走出乐器室,走进课堂或者登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