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4页)
“二郎你也别怪娘偏心,你看哪家不是这样的?老大是第一个孩子,将来又是要养老的。老小年岁小,爹娘不得多疼一分?你是家里兄弟仨里头的老二,所有孩子里头的老三,娘是真没办法把心偏了你。”
“再说了,你也睁大眼睛仔细看看,就你弟弟这个头这长相这脑子……我要是再不偏着他一点,他这辈子都别想讨到媳妇儿!”
“唉,老话说的就没错,可怜天下父母心哟!”
这话吧,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江母说完后,就自个儿上院坝去了,完全没管干活的儿子们。
确切的说,真的只有二郎在干活,三郎整个人仿佛被雷劈了一般,跟刚才半路上被截胡的大堂嫂有的一比。
赵桂枝看了眼已经回屋的江母,又看了看还在干活的二郎,以及满脸生无可恋的三郎,决定明哲保身:“虎头来,跟我走。”
虎头乖乖的伸出手,由着赵桂枝拉着他上了院坝,他还扭头看了看四下,好奇的问:“我爷爷呢?我爷爷怎么没在家里呢?”
尽管自己也不知道江父去了哪儿,但这有什么打紧的?赵桂枝随口道:“太阳下山前,你爷爷肯定会回家的,别担心。”
于是,虎头不担心了。
因为惦记着那顿竹板炒肉,他都没跑出去玩,而是坐在堂屋的门槛上,望着村道方向,痴痴的看着、盼着。
……
晚饭是赵桂枝做的,幼娘帮着生火以及打下手,顺便问了好多关于赶集的事情。
赵桂枝一一说了,眼见幼娘确实很感兴趣,忍不住问:“我看你也喜欢出去玩,怎么不跟我们一起去呢?”
幼娘面上的笑消失了,迟疑了很久后,还看了看窗外,这才小声的说道:“娘不让。自打大姐那事儿后,咱们家的未嫁姑娘就再也不能出门了。”
“大姐那事儿?什么事儿?”
“我也不大清楚,好像是因为大姐去赶集时认识了什么人,可那时她已经定亲了,之后家里就是一团乱,吵了好多天。再后来,大姐就嫁到镇上去了,从那之后我就再没有见过她了。”
幼娘其实也就是个十岁的小姑娘,江家这边孩子们的年岁差得略大,前头仨还好,差不多就是两年生一个的频率。但三郎比二郎要小了五岁,幼娘又比三郎小了五岁。对于江大郎来说,幼娘的这个妹子,比他亲儿子也就大了五岁而已。
赵桂枝也不知道蒋孟娘是什么时候出嫁的,应该是有好几年了,幼娘那会儿年岁更小,只记得家里连着混乱了好多日子,有人哭有人闹,还有人争吵不休。
再之后,她就被禁止出门了。
别说赶集了,连去别人家都不成,只允许她跟大房的堂姐秀娘一起玩儿。要不是赵桂枝给她揽了个陪同上学的活儿,她只怕在出嫁前都要一直被困在家里的这一亩三分地上。
“那你喜欢出门吗?”
幼娘突然笑了:“肯定喜欢啊!我可喜欢去学堂了,一路上走走跳跳可有意思了。还有先生会讲故事,特别好玩。我就是闹不懂,为什么虎头会不喜欢上学呢?”
……因为虎头不上学会更好玩。
赵桂枝想了想:“我跟娘商量着,回头一有集市咱们就去摆摊。旁的不说,我大概经常要缺课了,到时候你陪着虎头去上学。”
“好!”幼娘眉开眼笑的,但很快就又失落了,“等虎头再大一些,就能自个儿去了。再说,大嫂马上就要生了吧?”
虽然谈不上马上,但确实离生产的日子只有半年光景了。
“年底应该是不可能的,估计是年后吧。”赵桂枝大概的算了算,反正冬天是肯定没跑的。
“嗯,等大嫂生了,我要伺候大嫂坐月子,还要给孩子洗尿布。明年开春以后,我大概就不能去学堂了,虎头也大了一些,应该能自个儿去吧?”幼娘有些不太确定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