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4/5页)

而在虎头正式上学之前,赵桂枝先收获了满满一大筐的春笋。

竹筐原是有大有小的,还有方便背在身上的。可她收获的却是巨大的一个大竹筐,能把虎头、扁担、板凳这仨馋嘴娃儿同时装下的竹筐。

赵桂枝都惊呆了。

她眼睁睁的看着四个壮小伙儿,吃力的抬着大竹筐往江家院坝上走,两个大的作为主力,另外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半大少年郎则是辅助。连抬带拽的,总算把满满一竹筐的竹笋弄到了院坝上。

见她满脸的震撼,其中最大的那个少年郎,吭哧吭哧的说道:“太奶奶让搬来的,叫给二堂婶。”

赵桂枝继续保持震惊。

刚才是为了竹笋的数量而震惊,这次却又不同了。

那少年郎也不知道是长得太着急还是皮肤过于黝黑,哪怕赵桂枝知道他就是大堂嫂那个十五岁的大儿子,可看起来,这人比她都要大了。

有虎头这么个大侄子时,赵桂枝还不觉得有什么,但眼下……

“辛苦你们了,等我做完了让你们全家都尝尝。”赵桂枝努力绷住表情,摆出了一副慈爱的长辈态度。

为首的少年郎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又憨憨的问道:“够吗?不够我们再上山挖去。”

“够了,真的够了。”

这哪里是够了,这分明就是够够了!!

虽然不知道剥了壳之后还能剩下多少,但目测这些起码一百多斤,只多不少。

就感觉吧……

坑人者人恒坑之。

赵桂枝心塞的看着那么一大堆的春笋,要把这些都做成泡椒春笋,得花多少工夫啊!

要不,再多几个花样?

好像老坛酸笋的味道也不错,脆笋尖也可以。还有什么呢?这可得好好想一想。

赵桂枝唤了幼娘来帮忙,薛氏也主动上前,三人一起扒竹笋,边扒边闲聊。

主要是薛氏在说。

她如今不用上山打猪草了,但她又是个闲不住的,加上虎头很快就要去村学了,这两天她一直跟扁担娘混在一起。堂妯娌两个,私底下经常碰头,不过都是扁担娘主动来这边找她的。

“扁担娘也是苦。”薛氏先定了个基调,铺垫之后就开始絮絮叨叨的说起了大房那头的事儿。

老一辈儿都盼着人丁兴旺,可这人一多,注定会发生争夺资源的事情。大房那头,老大家的四个儿子都长成了,几乎可以说,未来的四五年里,都得为他们娶媳妇儿忙活。

盖新屋、下聘礼、娶媳妇,甚至还有娶进门的媳妇要是很快有孕了呢?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花钱了?

老二家也就是板凳他们家,前头几个也大了。几乎是忙完老大的,就要忙老二。偏老三家的孩子年岁最小,扁担娘就担心轮到他们时,家里已经没啥钱了。

“当初老三就是因为前头哥哥们接连娶媳妇,那两年还赶上了收成不好,家里欠了一堆饥荒。好不容易捱过去了,他都已经二十好几了。他自个儿被耽搁了,总不想叫儿子也被耽搁。”

薛氏还是很能理解的,主要是她跟扁担娘原先就认识,一个村子出来的。当姑娘的时候仅仅只是认识而已,等前后脚嫁到了大坳子村,又是亲戚,这才多了些来往。

如今虎头和扁担都五岁了,她俩的情分也是越处越好了,比亲妯娌还好。

在赵桂枝看来,那是肯定的。毕竟上一辈已经分开了,扁担他娘跟薛氏又没利益冲突,自然是堂妯娌比亲妯娌还好了。

因为对大房那头不太了解,赵桂枝只附和的道:“念书总归是错不了的,甭管以后走不走仕途,多念点儿书,多认识几个字,肯定是有好处的。”

“我也是这么想的。”薛氏不好意思的看了她一眼,迟疑了半晌才道,“当初家里缺人干活,大郎就把念书的机会让给了二郎和三郎。我是想着,将来咱们一房供一个总是可以的。桂枝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