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4/5页)

刘太后强自镇定道:“哀家不明白皇上在说什么,难道就凭一个贱婢的片面之词,就想指认哀家与淮王有勾结?”

“朕早料到太后不会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过太后承不承认这都不重要。”沈映沉声道,“来人,把这个宫女拖去寿安宫外面廷杖,让整个后宫里的宫女太监都过来看,好叫他们知道,以后谁还敢帮寿安宫和外面传递消息,这就是下场!”

侍卫们把宫女拖出去了,刘太后听着宫女撕心裂肺的求救声,脸色不由得一片煞白,却又气不过沈映敢在她面前如此嚣张,阴狠地瞪着沈映,冷笑道:“皇上用不着杀鸡给猴看,你就算封了寿安宫也无济于事,淮王他们已经都知道顾悯是谁了,皇上若还要执意保他,藩王们必定会起兵造反!皇上你是想保你的顾少君,还是保江山?”

沈映忽然站了起来,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地朝刘太后走过去,刘太后被逼得往后退了好几步,惊慌又气愤地尖声质问:“你、你想干什么?!”

“太后念了这么多佛经,怎么就学不会顺应自然,清心寡欲?”沈映脸上表情不怒自威,低头看着刘太后,慢条斯理地道,“你无夫无子,把持着权力不放究竟对你有什么好处?难道朕退位了,那些藩王上位,你的处境会比现在更好?太后,年纪大了,也该认命了。”

刘太后抬起下巴,冷笑连连道:“要哀家认命,好让你这个阴险狡诈的卑鄙小人骑在哀家头上作威作福吗?哀家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瞎了眼立你为帝,这个江山本来就是我儿子的,像你这种无才无德的人根本不配坐!”

“朕配不配坐,得由后世评断,太后一个人说了不算。不过先不管史书上会怎么写朕,先帝在位还不到一年便崩逝了,恐怕后人对他的评论也就剩‘短命’两个字了。”

沈映兵不血刃地把刀子捅在刘太后心里最深的伤口上,在刘太后红得快要滴血,看上去想要吃人的视线中,微微一笑,接着说道:“刚才太后不是问朕是要保顾少君还是保江山吗?这两个朕都要,太后就在这寿安宫里好好颐养天年,且看朕是怎么青史垂名的吧!”

沈映转身负手离去,刘太后咬牙切齿地盯着沈映离开的背影,直到寿安宫的宫门轰然关上,她才体力不支倒下来瘫坐在地上,毫无顾忌地痛哭出声。

时间一晃,已经快要出正月,天气还没有要转暖的迹象,甚至前不久还下了一场小雪。

凌青蘅奉旨从江湖中招揽了一大批武林高手组建成了六扇门,门中有密探、捕快、杀手,虽也算朝廷中人,但这些人武功高强,神出鬼没,行动力极强,加上他们的江湖习性,处事灵活多变,人脉遍布黑白两道,办起事来那效率是锦衣卫和东厂都不能比拟的。

前不久安插在藩王府里的眼线传回来消息,淮王、信王、楚王等沈姓藩王最近联系密切,下属三护卫也在日夜操练,蠢蠢欲动。

沈映无子,国本未立,加上他又是刚亲政,根基未稳,实力雄厚的藩王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若是沈映执意要把顾悯这个“乱臣贼子”留在身边,与其等到沈映羽翼丰满,清算他们,倒不如他们先下手为强,名正言顺地打着“清君侧”的名号起兵造反。

都是龙子龙孙,这把龙椅,又有谁坐不得?

沈映自然也明白,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让野心勃勃的藩王们抓到把柄,让他们有兴兵作乱的借口。

所以顾悯,他是留不得了。

凌青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知道沈映计划的人。

行动前一天,凌青蘅入宫觐见,商量完事情后问沈映:“皇上要不要再见临阳侯一面?等到明日过后,再见就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沈映心里抽痛,面色却淡淡,低声道;“他向来心细如发,朕怕见了面会被他看出端倪坏了计划,还是罢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