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反手把门锁上了(第3/3页)
不过那时沈竹少年轻狂,不屑于朝堂的勾心斗角,在京城拉了一波仇恨后,竟然在重文轻武的大齐毅然谢辞了先帝的官位,回西北和他父亲一起去边疆吃沙子去了。
但谁也没想到,沈竹会在朝内新帝登基时,抗旨不遵,执意攻打西北诸国。
虽然赢了但损失惨重,坑害了不少士兵。
经此一战,身负骂名,还年纪轻轻的时候,就白白折了一双腿,断送了大好前程。
新帝登基后,沈家更是辞了官职,留在京城,领了个有名无权的养老官,方便皇帝监视。
这都是表面的说法,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到现在也是没一个人能说得清。
没人知道世代忠良的沈家为什么会突然抗旨不遵,也没人知道有军事之才的沈竹为什么会在新帝登基朝内薄弱之时攻打其他国家。
只是知道,自此之后,流言蜚语越来越多。
有人说,沈竹主动请缨前去西北根本就不是为了上阵杀敌,而是为了让沈家在西北自立门户。
也有人说,沈竹是通敌叛国,想要在朝内薄弱之时趁机放西北蛮夷入侵。
就算不质疑沈竹忠心的人,也会说沈竹暴虐好战,劳民伤财。
渐渐的,朝中文臣一提起沈竹,就自觉的和连年征战联系到了一起。
这还是那场战役赢了,若是输了的话,怕是会传得更难听。
算来算去,没一句好话。
他日史书一笔,当年有倚马可待之才的少年郎,最终竟逃不脱身负骂名四个字。
突然提起过去的事,庆公公摸不准皇帝几个意思,便在旁边一言不发。
皇帝也没打算难为他,感慨完了又恢复刚才的样子,拿起折子让庆公公退下了。
不仅庆公公不懂皇帝的意思,得知赐婚的文武百官都不知道皇帝几个意思。
因为外人不知道,朝中的老臣却都知道这个传言。
沈竹当年抗旨不遵是罪,但不是让整个西北伤亡惨重的原因。
致使西北伤亡惨重,沈竹意气正胜时折了双腿的不是别人。
是李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