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伤逝还是物哀(第2/4页)

很多世代为奴的人,分到了土地,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牦牛和牲口。他们将不再为领主和寺院缴纳沉重的赋税,不再无偿为领主和寺院承担繁重的苦役和兵役。他们不会再被任意打骂虐待,甚至被剥皮挖眼。他们的妻女,也不会再被肆意霸占侮辱。

文殊师利大皇帝说了,只缴纳两成赋税,不再缴纳任何苛捐杂税。而且,他们的命运他们自己做主。

他们不再是卑贱的强巴,堆穷,朗生。他们是……唐民!

人心都是肉长的。对于底层百姓来说,谁能让他们活的像个人,谁就是天命,就是神佛。

此时,两百多万吐蕃百姓已经成为唐军坚定的支持者。就是谁要反对,那也无济于事了。

九月中旬,眼见各地均田令顺利推进,吐蕃高原局势日渐稳固,唐主就再次下旨,将康藏地区划归益州,恢复后世四川的版图。

再将安多地区(青海)设为源州,以西宁为首府,设置郡县。之所以命名为源州,这是因为青海是长江黄河等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之后,又将吐蕃核心的卫藏地区,包括阿里地区,设为蕃州。以逻些为首府。

于是,大唐又多了蕃州和源州,设郡十八,县一百五十七个。

九月底,再下诏,改大祖拉康(大昭寺)为文成宫,改小祖拉康(小昭寺)为金城宫。

改喜马拉雅山为天龙山,改珠穆朗玛峰为云霄峰,改雅鲁藏布江为青河,改逻些城为白云城,改布达拉宫为明雪宫。

追封松赞干布为大唐明德大王,谥号景。追封文成公主为明德王后。追封金城公主为懿文王后。

追封吐蕃名臣禄东赞为康国公,谥号文正。

凡名城名山,俱易其名,以示华夏一统之意。

唐主又下诏,选拔三千吐蕃少年,进入汉地各师范学堂学习,为吐蕃储备教育人才。

与此同时,唐军一部三万人,奉旨驻防在昆仑山之西、喀喇昆仑山之东的阿克赛钦,这里是西域进出吐蕃高原唯一通道。

为此,李洛还将阿克赛钦这后世著名的战略要地,改名为木格郡。之前元军进入吐蕃羌唐草原,就是从这里通过。

除了这个地方,西域已经没有任何一条进军吐蕃的战略要地了。

李洛做出了一系列的布置,已经想东归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有些高原反应。不但食欲减退,还总有些眩晕。唐军诸将也有不少人在勉强支应着。

也有很多人,似乎天生就没有高原反应。这样的人,李洛打算暂时留在吐蕃镇守。

此时的李洛,虽然一如既往的威严,可是人却消瘦了很多。加上没有修饰的胡须,以及被紫外线晒红的脸堂,看上去越来越像一个赞普,而不是中原皇帝。

这段时间,吐蕃僧人们可是充分领教了大唐皇帝的威严。

文殊师利大皇帝,绝对是说一不二的。很多事情,只是礼貌性的征询八思巴的意思,但皇帝心里,早有决断。

僧人们,已经失去了对吐蕃人的统治权。

皇帝说,吐蕃权臣和吐蕃赞普,都曾经灭佛。朕不学他们,朕总会给你们一条出路。

皇帝还说,只有心中有百姓,才算心中有佛。倘若你们心中没有吐蕃百姓,那么就算佛法再渊博,也只是装神弄鬼的歪门邪道,是不事生产的寄生虫。那么,就算朕以宽恕之道相待,那吐蕃百姓也会视尔等如仇寇。

言语中的意思很明了。

你们要听话。

你们的佛法很多地方不对,根本不是佛法,要改。

要是你们不听话,朕也可以学朗达玛赞普,再来一次灭佛。

曾经在吐蕃享受万千供奉的僧人,生死荣辱已经全部握在皇帝手里。

他们虽然还能暂住在寺院,可是如今那寺院已经变得无比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