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仓皇北顾……只能投奔李洛了(第2/7页)

完全不差钱。

但唐国缺的东西也很多。最缺的是人才,粮食,耕牛,布匹。

还有硝。

户部尚书吴镇楼道:“大王,因为兑换,银行收回了大量交钞和度牒,不用实在可惜。能不能通过商社,在北方花掉?”

李洛摇头,“北方百姓,亦是我华夏赤子。海量的交钞,一旦投入北方,那物价就会暴涨数倍,北方百姓就没有活路了,元廷不会有损失,大不了多印就是了。”

他为何不这么干?因为虽然会给元廷带来麻烦,可最终买单的还是底层百姓。这么干只是一时爽快。可李洛终究要收复北方的,这么干不是搬石头砸自己脚么?

北方多饿死几百万人,将来的大唐就会少几百万人口。在人口资源至关重要的古代,这纯属目光短浅。

除非北方干脆不要了。

文天祥也道:“大王英明。此举万万不妥。臣以为,可用来和元廷购买牛马,要是忽必烈不要,那就只能付之一炬了。”

很显然,文天祥的目光远比吴镇楼高远。

李洛点头,苦笑道:“忽必烈是不会要南方的交钞的,就是真金白银他都未必想要,这点寡人可以肯定,还是付之一炬吧。”

所谓打经济战搞垮敌国,不是不可取。可偏偏唐国不能用。因为唐国是志在天下一统的,敌国的百姓,早被李洛看成大唐将来的子民。

北方百姓不能多死,梁国宋国百姓同样不能多死。就算大理百姓,也不能多死。

那是他李洛的!

天师府大天师郑思肖出列奏道:“大王,上古失传典籍古文字,已经全部译写完毕,我华夏信史,已提前八百年亦!而且更加详实,请旨是否刊行天下?”

李洛心情激动地说道:“刊行天下!要让天下人知我华夏文明之久远!传旨,设立华夏藏书殿,收藏古今天下典籍!各地州郡县,设立藏书馆,收藏图书。刊印成书的上古典籍,各地都要有!”

后世的中华信史,被承认的只到商朝。但李洛发现了几十种失传的上古典籍,竟然能将华夏信史上溯八百年。

这是莫大功业啊!

谁敢说天命不在李洛?

“大王!”文天祥出列,“大部分失传典籍,的确可以发行天下,可少数典籍,事关华夏机密,还是等到天下一统再发行为妥。”

“准!”

李洛觉得有道理。

“郑卿,《华夏神史》编写的如何了?”李洛又问郑思肖。

郑思肖回答:“臣之前主要是编写《大道论》,组织金石大家译写上古典籍。这《华夏神史》用的精力太少,只写到女娲造人。”

李洛的华夏文明溯源工程野心很大。他要系统性的编写《华夏神史》,《华夏古史》,《华夏信史》。

《华夏神史》包括了所有华夏神话,将这些神话系统的串联起来,成为一个体系。

比如,昊天上帝是宇宙之主,天道意志所在。而太上老君等三清就是昊天大帝的显像化身。

盘古是开天辟地之神。女娲是创世之神,众生之母。伏羲是教化之神,众生之父。

盘古,女娲和伏羲,都是在昊天上帝化身的三清启示下,来开天辟地,创世教化的。

这是大逻辑和大框架。像什么夸父,共工,刑天等都是道家大神,都是在这个体系中,相互都有关联。

这个时期,记载在《华夏神史》。

那么黄帝炎帝呢?

黄帝和炎帝既是最后的道家大神,也是最早的人皇。乃华夏民族始祖。

从炎黄开始,众神的历史结束,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华夏进入传说史阶段,也就是《华夏古史》。黄帝纪年开始。

黄帝成为部落首领那年,被定为华夏元年。

华夏古史记载的时期,被李洛命名为“华夏联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