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 副食品换飞机(第3/4页)
“荷风阁”三楼有接近一百二十平米,摆开几张八仙桌供游人休息喝茶,泡一杯龙井一块钱。
黄瀚家的特色,如今包括小颦在内都喜欢看新闻联播,知道了解国内外形势的必要性。
相对于其他国家,这段时间的中国人更加关心苏联。
原因很简单,老大哥家里祸事不断,适合一边吃瓜一边看一边讨论。
田正泉还就真有一件大事,他说完后,黄瀚一家子都觉得这事儿超乎寻常。
三水市换重卡换挖掘机已经够牛掰了,没想到那个四川姓牟的居然有了换民用飞机的大计划!
这事儿靠谱吗?
物资贸易中心或者物资局甚至于三水市政府能参与吗?
黄道舟和张芳芬都觉得不可思议,都瞧向黄瀚。
牟某中换飞机是上了各大报纸的,他本人一战成名还被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宣传报道过。
黄瀚至今都记得当时已经飘得上了天的牟某中,记得他面对白岩松的采访时大言不惭。
他说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不缺闻名世界的军事家、思想家、政治家,唯独缺闻名世界的大商人。
他还说接触了太多中国的企业家,经商能力拿他比远远不如。
言下之意,他将要成为中国第一大商人!
事实证明他其实是个妄想症患者,类似于神经病。
黄瀚道:“脚踏实地很重要,我能够断定那个牟某中真能够换回来飞机,但是我们三水市不参与。
牟某中换飞机需要的副食品、纺织品我们可以提供,原则依旧是不赊账。”
“我就是因为听了牟总的介绍,觉得他确实谋划了一两年,路子已经走通了,成功的可能性蛮大,想掺和。”
“我听你介绍了事情的始末,我给出的判断是此人神经有问题,属于最最不能合作的那一类人。
你记住了,跟他之间万万不能有任何赊账,也不要和他接触太多!”
“为什么?”
“这个人言过其实,而且特别擅长忽悠,跟他接触多了的人,要不被他坑死,要不一起成为骗子!”
“你刚才不是判断他真的能够换回来飞机么?”
“那又怎样?成功做成一笔买卖又不能改变牟某中浮夸、神经质、妄想症的本性!”
“换成功了飞机,据他所说,他的公司能够赚一两个亿呢!我们此时参与,岂不是能分几千万?”
“别听他瞎吹,他这种人就是‘狗熊掰棒子’最后一无所有,反正你记住了,合作仅限于他付钱我们卖货,绝不欠账。”
三水市在中苏边境已经有了三个大型仓储基地,三水市政府、外贸公司、物资局、农机局、交通局、商业局等等都有人常驻,总人数不低于一千。
这几年在三水市政府牵头下,在苏联方面黑白两道支持下,三水市几十家公司经常联合起来进入苏联大城市开展销订货会。
此时的苏联每况愈下,对于轻工业品简直是渴求,三水市每一次组织订货会都能够谈成很多大买卖。
以物易物已经做熟了,反而用不着顾忌国家汇率对物价的影响。
比如说一顿螺纹钢换多少火腿肠,基本上就没变过。
因为副食品涨价的同时建筑材料也在猛涨,用副食品换螺纹钢、电解铜等等,比例基本上没出入,这种生意反而比较稳定。
如今在中苏边境做生意,只要找到三水市的单位,不管什么,应有尽有,而且价格合理,绝无假冒伪劣。
由于三水人不坑人,三水无假货,发展到买中国货的苏联人都认三水制造这几个汉字,还都认盖有三水市国营单位公章的介绍信。
能够做得如此成功,当然跟下手得早不无关系,更加跟三水市走通了海陆联运,节约了运费,提高了效率,不被车皮计划卡脖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