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89章 完结篇② 正文完结,……(第4/6页)

此话一落地,不少人纷纷点头附和。

当然也有人觉得盐引积压滞销,盐官和盐商互相包庇致使私盐泛滥,如若还不出现盛言楚这样主持盐务的厉害官员,迟早有一天盐商和灶民会爆发一次大争斗。

对此,盛言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的去减少盐商购买盐引的手续,为了缓解邺城灶民的压力,盛言楚裁撤海盐的成本。

除此之外,盛言楚联合楼彧等当地大盐商疏通运往内陆的各大航线以及陆路,当年的‘腌鱼之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盛言楚另劈了十来条交叉道,足以将南边的盐顺畅的运销内陆。

与此同时,盛言楚加大缉私的力度,一旦查到私盐,一律没收充公,其所在盐场的盐课大使记大过并停俸禄。

一年后,上缴朝廷的盐银比往年足足高了一倍,宝乾帝震惊不已,登基多年的宝乾帝头一次出宫巡查民间来的就是邺城。

盛言楚是个感恩的人,楼彧在邺城盐务上帮他颇多,故而宝乾帝大驾邺城时,盛言楚将楼彧推了出去。

第二天开春,楼彧受宝乾帝的号召进京接受皇商封赏。

盛言楚从盐政官上辞行归京时,楼彧亲自去往码头相送,码头上,百姓人山人海,不仅有邺城的灶民,还有很多人是从陵州过来的。

当年盛言楚外放陵州回京走得静悄悄,陵州百姓苦于没机会感谢盛言楚,得知盛言楚在邺城做盐政使,陵州百姓们纷纷坐船来邺城。

挥别码头上一堆人后,盛言楚垂首擦泪进到船舱。

-

盛言楚此番回京后,六部有两位尚书荣休归乡,其中一个是卫敬。

卫羲和已在十七岁招婿,后来育有两子一女,都姓卫,卫家女婿不是旁人,正是江知樾。

江知樾无父无母,遂求到了盛言楚跟前,盛言楚很久以前就知道江知樾喜欢卫羲和,故而厚着脸皮替义妹说了这门亲。

杜氏觉得江知樾不错,但卫敬不这么认为。

然女儿卫羲和吵着要嫁给江知樾,卫敬没辙,只好应下这门亲,以防江知樾对女儿不好,卫敬硬生生在兵部多呆了三年,直到孙儿出世。

卫敬辞官后,一家人并没有搬离京城,华宓君听从程春娘的吩咐,和杜氏商量一番将卫盛两家相邻的那道墙拆了,两人从此不分你我。

而盛言楚在卫敬的举荐下,得以升任吏部尚书,同年,宝乾帝退位尊为太上皇,十六岁的乐骁太子顺利登基。

宝乾帝带着金玉枝畅游四海前,曾下旨命盛言楚为首的六部以及内阁几位阁老尽心尽职辅佐新帝,在这之后还另颁了一道圣旨。

——聘翰林院掌院梁杭云为帝师。

-

“恭喜杭云兄如愿以偿!”盛言楚笑意晏晏地举杯恭贺。

梁杭云已有四十多岁,可面容依旧俊俏如当年,胳膊肘怼了下盛言楚的胸,梁杭云满脸喜庆。

“犹记得那年杭云兄上京和我同坐李家老祖宗的轿子时,你还问我农家子是否能当帝师…”

说起往事,盛言楚感慨不已。

梁杭云着实高兴,席上喝了好几盅酒,此刻醉醺醺的。

两人相视一笑,旋即都放下酒杯,背着屋内还在推杯换盏的同僚们偷溜到后院亭中乘凉。

两人从幼时聊起,有那年大雨梁杭云狼狈的恳求盛言楚救他两个妹妹的事,有素姑娘胡搅蛮缠时,两人不怕死的闯到素姑娘家中说理…

还有昔日的同窗,爱吃零食胖到被康夫子逼着节食的祝永章,俞庚、俞雅之等等人。

“还记得在县试时陷害你夹带的辛华池吗?”梁杭云狭长的眸子半眯着。

“记得。”盛言楚背靠在石椅上,目光盯着院中某处不动,思绪早已飘到过去。

想到自己被辛华池冤枉而哭鼻子,盛言楚不由羞赧,扭头睨向梁杭云:“你莫不是见过他了?”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