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恒河沙[10](第4/5页)
盛明安写出合成材料的化学式,“C元素和S元素1:1摩尔比混合,放入数模转换后充入氢气……通电后,检测到电阻为零。综上所述,合成室温超导材料。”
结束讲座,盛明安转身面对会议室众人,做好被质问的准备,然而随时间流逝,室内依旧鸦雀无声,他心生疑惑,难道是他讲得太糟糕了?
良久,张群芳询问:“你是基于什么原理合成室温超导材料?”
怎么会是这个问题?盛明安有些奇怪,但如实回答:“灵感源自BCS理论,超导材料合成则基于室温超导理论。”
“室温超导理论?”
“是。”盛明安觉得光说说不清楚,于是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以局域磁矩和巡游电子耦合下的超导模型为基础建立常规与非常规超导体新理论……”
室内众人这下完全坐不住,拿出草稿本记录盛明安的思路,仿佛从这些数字、文字和公式计算中看到天才当初推演的脑回路,仿佛看到新的物理世界诞生的过程,这种感觉令人不由自主产生敬畏和感动,让人颤栗、激动和膜拜。
……
盛明安:“还有问题吗?”
众人刚经历过一场异常激烈的头脑风暴,此时稍松一口气,暂时没有疑问,但下一刻精神紧绷,迫不及待想回去消化新知识,便都起身告别。
“老张有福气,收了个了不得的学生。”
“老张你是光学的吧,人留在你这里可惜了。孩子明明擅长材料物理,都被耽误多久!”
“就是!他还去MIT留学,学的什么天体物理,瞎胡闹,瞎耽误人!”
“死心吧,盛明安一辈子都是光学的人!别忘了拍瓦级激光系统方案是他提出来的。”张群芳挥手赶人,脸上却挂着满足得意的笑容:“我们师徒一辈子的缘分,你们羡慕不来。”
窸窸窣窣片刻,人群都走出会议室。
会议室外,蓝处逮着熟悉的一名材料物理学的院士问:“专利申请能过吗?”
院士:“怎么不能过?不仅让过,还得加快进程,别让人久等。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有些浪费时间的流程能省就省。”
收到提点,蓝处:“明白!”
会议室内,张群芳故意板着脸:“怎么回事?不是去MIT学天体物理吗?”
盛明安:“抽空做点别的。”
张群芳脸颊抽搐,这回答太遭人恨,抽空做点别的就弄出这么大的成果,他要是专心致志做某件事,别人还要不要混了?
“少得便宜卖乖。”
盛明安摸摸鼻子笑了。
“什么时候回MIT?”
“明天的机票。”
“这么赶?”
“早就开学了,只不过我请假。”
“行吧,回校后认真学习,争取早点毕业。如果是别人,我不会这么要求,但你不同,你不需要在MIT待上四五年。室温超导技术不同于激光装置、EUV或者石墨烯提取技术,也不像量子纠错这种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的发现,社会将会因它的出现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群芳语重心长:“掌握这项技术的你,既是万众瞩目,也会成为众矢之的。在专利申请通过并公开之前,你最好保证自己身处一个安全的环境。”
国际专利申请下来基本都得耗费两年时间,初审关卡结束后,盛明安才可以发表相关论文,但张群芳的意思是如果他想在MIT继续读书,最好先保密他已经掌握合成室温超导材料技术这件事。
盛明安想起塞西尔说过某个物理学家因为掌握某项核心技术而意外身亡的事,没多纠结就采纳张群芳的建议。
“教授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张群芳:“你一向聪明,那我先走了。”
“教授再见。”
送走张群芳,盛明安只剩下一天假期,来不及赶去陈惊璆所在的城市,后者似乎正在攻破技术的关键时期,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都被暂时控制,只能每天报平安而无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