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太后(第2/3页)
“哪有,媳妇们都是真心的,半点不假。”皇后正说着话,宫女进来通报说,贤妃到了。
贤妃迎面走来,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
“妾身来晚了,请太后、皇后恕罪。”
毕竟是多年陪着自己念佛的人,太后与贤妃感情深厚。见着她,不由得感到安心。
她嗔怪道:“阿娴,怎的来这么晚?”
话里行间的熟稔,比之皇后,更加明显。
贤妃说:“这不是给您拿东西去了吗?”
“你又找着什么宝贝了?”太后好奇地问到。
贤妃兜着圈子,神秘一笑。
“浣溪。”她唤了声,宫女便捧着一副卷轴上前。拉住一端,卷轴缓缓落下。
太后惊喜万分:“是傅朝生临摹的《金刚经》?你从哪里寻来的!”
“妾还不知道您吗?除了与佛相关的事,您没哪样上心的。”
“还是阿娴最了解哀家,晚青,快把它挂在堂上,哀家要日夜观之!瞻仰傅先生的墨迹!”
晚青姑姑把它接过来,差太监悬挂在壁上。
太后着迷地盯着那副墨宝看了半天,皇后等人都没出声,怕惊扰了太后的兴致。
稍晚一些的时候,宫中其他嫔妃陆陆续续都来了。
因着太后刚回宫,这次会面不限品级,几乎所有人都聚集于长乐宫。
柳嫔是和她宫里的沈贵人、宝贵人一起来的。
她们三人来得晚,只剩下了最角落的几个位置。但这正合柳嫔心意,她本就不爱出风头,能躲过众人的视线是最好的。
后宫不得干政,女人们相聚,能聊的话题不多。
众人先是询问了太后在佛寺的生活,极力恭维一番,称赞她宅心仁厚,虔诚向佛,佛祖定会庇佑国运昌隆。
平时在皇后宫里,大家还可以随便聊聊坊间趣事,诸如哪个大人又宠妾灭妻了,谁家又生孩子了,谁的闺女貌美如花…可在太后面前,谁敢聊这些呢?
大家只能不停地吹捧恭维。
太后开始还经得住,听多了,实在腻味得很,颠来倒去就是那些夸赞的话。
徐碧琛敏锐察觉到太后不悦的情绪,当即笑着提出:“大家夸得太后都不好意思了,姐们们把好话都给说尽,下次可该怎么夸?咱们不如趁着这个难得大团圆的日子,玩儿个游戏吧。”
徐家这孩子,是个懂事的。
太后欣慰地看她一眼,笑道:“琛妃说得不错,你们可有什么主意,都提出来。”
棋婕妤提议道:“院子里牡丹开得正盛,花不醉人人自醉,虽然咱们没有酒,但玩儿玩儿飞花令总是可以的。姐妹们意下如何?”
人这么多,其他游戏一时也想不起,于是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太后说:“那便玩儿飞花令吧。”她转头对身后的晚青说,“去,把哀家那柄玉如意拿出来。”
“胜出者,哀家就把这柄如意赠给她。”
四座皆惊。
龙纹玉如意共两柄,一柄在景珏手中,一柄在太后手里。
太后如今要把玉如意送出来?
大家彼此看了看对方,都有点摸不清太后的心思。
不过既然太后发话了,这飞花令必然是要进行的。
皇后首先开口,说:“那就由本宫起头吧,春日花团锦簇,不如就以‘花’字为题,如何?”
“甚好,贞儿开头吧。”太后应允。
虞贞不假思索,破口而出:“花谢花飞花满天。”
贤妃接道:“桃花潭水深千尺。”
“雪肤花貌参差是。”徐碧琛紧接着说。
皇后开头,选了七言诗,后面的人只能跟着选七言。贤妃在第二个字接了花字,徐碧琛的‘花’出现在第三个字,之后几个人又分别在第四、五、六、七字处接‘花’。
一个轮子已经排完,转眼,到了柳嫔这儿。
她又该从第一个字开始接花了。
才女就是才女,根本不用多想,随口便说:“花钿委地无人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