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长庆,鲜活的记忆与激情的书写(第3/3页)
在这里,我还要提到《共和国的脊梁》中“来自长庆油田作家的报告”一卷里的文章。这一卷大约有二十多位作家的作品。
以第广龙为首的这些油田青年作家,个个生龙活虎,热情饱满。他们不仅活跃于长庆油田公司,无疑也是整个石油文学战线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和轻骑兵。他们中的一些作者,如第广龙同志,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已经是活跃于全国诗坛的青年诗人了。他有多部诗集出版,并多次获得石油文学大奖,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同时还是多面手,写诗、写散文、写纪实性作品和短平快的通讯报道,在紧张的本职工作之余,多年坚持勤奋写作,笔耕不辍。
还有一些更年轻的名字:彭旭峰、李伟、胡玉珍、刘宁、李亚玲、郝朋朋等,恕我不能一一列举。他(她)们在长庆油田公司的工作、岗位、角色,各自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的命运都与“长庆油田”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油田”的昨天和今天,是他们生命和生活中的主要内容。所以写“油田”他们最有资格,最有发言权,不需要像专业作家那样去“深入”生活,他们就置身于火热的油田生活之中。你读他们的作品,或长或短,或深重或灵动,但篇篇都充满石油人的真诚和豪情。
听说,长庆油田公司王道富总经理非常看重他们的作家,非常重视公司的企业文化。在这本文集中,收入长庆油田作家的作品,还是他亲自建议的。与被采访单位作者的合作,这对我们也是第一次,带有创新意义。希望以后专业与业余,文学与企业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
我至今记得一个历史性的细节。上世纪60年代初,我刚刚在一个两人执教的乡村小学当教师,还处于“三年经济困难”的阴影之中。有一天,被通知到区上听大报告,半公开地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大庆油田成功了。“打破了‘帝修反’的封锁”。“把贫油国的帽子扔到大西洋里了”。这是我至今都记得的当年的报告语言。我那时就记住了一个英雄的名字“王铁人”。我对石油的理解就是从那时和国家及民族的自尊连到一起的;我那时还无法把石油和个人生活牵扯起来。现在,做饭和取暖都依赖这些作家朋友倾情歌颂的长庆油田无名英雄的劳动成果了。
这是一部述写生活建设者和财富创造者的书。书中的人物或许名不见经传,却默默地劳动着创造着,以他们的智慧和他们的赤诚,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代中国的脊梁。
2006.10.15 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