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3页)
等他们都发表完意见了,赵受益及时地换了一副较为担忧的表情,又是长长一叹:“再仔细回想一番,朕这心中仍是痛楚不安哪。”
群臣都安静了下来,知道皇帝又要开始表演,都不敢抢他的戏份。
赵受益语气沉重地道:“那农人第一次无辜入狱,又被放出来之后,为什么忍气吞声,而不是找官府为他做主呢?他妻子、女儿死后,他为什么又要拿着利刃,想要以一己之力报仇、而不是告到官府呢?而他含冤入狱、最终死在狱中之后,又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为他平反,最终要等到一个以武犯禁的江湖人出现,把害他的凶手抓到朕的面前杀了,才叫真相大白于人间呢?”
“这……”
这一席话问得,叫人不好回答。
那农人受了冤屈为什么不找官府做主、他含冤而死为什么没有人为他平反——这事情都明白着了。
他本就是被官府的小吏给陷害入狱的,又怎么能去找官府为自己做主?那不是才出虎穴又入狼窝吗?纵然他拦轿喊冤,直接找那小吏的上官告他,那上官估计也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使为他做主,惩戒了那小吏,也不过只是罚酒三杯,到时候小吏依旧掌管着刑狱,再抓你入狱,可就不是关个几天这么简单了。
老婆孩子死了,那就更不可能求官府中人为自己报仇了。那衙门里的官长既然能纵容下属欺男霸女,又怎知他不会继续为已经犯下人命的下属遮掩?
反正做了也不一定能有什么结果的事情,不如不做。省点力气将斧头磨利,还能直接取了仇人的项上人头呢。
崇政殿内一片死寂,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答案,但所有人都不敢将这个答案说出来。
那小吏为何能够如此肆无忌惮,那农人为何有冤无处诉,只能以命相搏,最终凄惨死去,为何只有当一个侠肝义胆的江湖人出现了,这桩冤案才能真相大白——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
“不过是官官相护耳!”
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崇政殿。
所有人的目光都震惊地投向了声音的来源处。
“他说什么……”
“怎么这样……”
“嘶……”
一片嗡嗡然的轻声惊叹、窃窃私语中,包拯身姿笔挺如剑,直立在殿中。
赵受益坐直了身体,微微疑惑:“为何如此说呢?”
包拯肃然道:“那小吏在官府当差,当地百姓受了他的欺凌,若是想要到官府求告,请主管的官员还自己一个公平,那他面对的,都是那小吏的同僚、上官、下属。这些人与那小吏相熟,亲疏有别之下,自然要偏袒于他。这就是官官相护。如此一来,被欺凌的百姓,永远得不到公道。”
赵受益诧异道:“怎么可能一个衙门里的人都于那欺凌他的小吏相熟?总有一些人秉持公正、嫉恶如仇,或于那小吏不合,出于种种原因都会为他做主的。”
包拯叹道:“谈何容易呢!一个从来没进过官府大门的平民,连衙门里有几个人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知道谁是嫉恶如仇的,谁是与那小吏不合的?那小吏却是在衙门里钻营半生,层层门道都打通了,又怎么是一介平民能告得倒的?”
赵受益做恍然大悟状:“原来如此,原来这就是官官相护。说到底,还是衙门太小了。百姓受了小吏的委屈,却找不到一个地方告状,只因为能告状的地方,那小吏都比他熟悉,自然将他的条条大路都给堵死了。他无可奈何之下,只好铤而走险。”
包拯俯首道:“官家圣明。”
赵受益似笑非笑地道:“官官相护啊……”
殿中群臣皆俯首。
大家都是当官的,所谓“官官相护”,自然是每个人都有一份的。
毕竟不是谁都是包拯,能够问心无愧地说一句,我某某人从未做过愧对皇帝、愧对天下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