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3/5页)

包拯惊道:“为何?”

赵受益道:“谁家的父母,会对亲生儿子有敬畏之心呢?朕从小就没有跪过八贤王和狄娘娘,即使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也没有。八贤王几乎不与朕见面,即使是避无可避的时候,也谨慎小心,说一句话也要斟酌半晌,似乎是生怕冒犯了朕。这算是什么父母呢?”

他那时候刚刚穿越,还不知道自己的父母究竟是何方神圣。见他们不让自己跪,还以为是遇见了千载难逢的开明父母,暗自窃喜了许久。

结果后来才知道,这哪是父母开明,是父母根本就不敢把他当儿子看待。

包拯道:“八贤王奉圣至恭。”

赵受益继续道:“都说父子天性,朕看也确实如此。朕头一次进宫,见到先帝,就觉得似乎分外亲切。先帝后来也说,见了我,比见了先太子还喜欢。后来先帝崩了,朕继了位。有一次误入冷宫,见了李娘娘,也有这种感觉。听刘恩说,那时候朕哭着回去找太后,求她释放李娘娘。可能也是天缘凑巧吧,当晚冷宫就失了火,李娘娘葬身火海。朕还伤心了很久。”

他苦笑道:“包卿!你说李娘娘冤枉,要朕为她洗刷冤屈,朕又如何不想呢?那可是朕的亲生母亲呀!朕活了十七年,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可是……唉……”

“你说李娘娘难,朕又如何不难?李娘娘独守冷宫十余年,朕确实是在南清宫过了几年舒服日子,可后来入宫后,以养子之身在太后娘娘手下求存,没有一刻不曾心惊胆战。后来继位了,太后临朝,寇公专.政,朕这个皇帝形同虚设,这包卿你是深知的。好容易寇公辞官了,太后也渐渐地还政,先是夏州起了战乱,又是北边发了水灾。然后襄阳王他居然又……”

赵受益叹了口气:“天灾**,全都发生在这几年。朕有时候都有些不明白,究竟是不是连上天都觉得朕无德无功,不配做这个皇帝,所以才屡屡降灾祸于苍生万民,逼朕自省。”

包拯忙道:“陛下何必妄自菲薄?以尧舜之贤德,犹有九年之灾。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请陛下宽心。”

赵受益喃喃道:“朕也不得不宽心。如果朕不宽心的话,早就寻根绳子吊死在崇政殿了。”

包拯大惊:“官家!何故妄语!”

赵受益摆手:“你别说出去就是了。这种心里话,朕也只能和包卿你说说了。”

包拯噌地站起:“官家……”

赵受益拽着他的袖子让他坐下:“坐下,坐下说话。朕颈椎不好,抬头看人很累。”

包拯没空去管颈椎是什么,坐下之后,忙想方设法宽慰赵受益:“官家,人活一世,总是有些艰难坎坷……太史公曾言,昔者尧舜窘于井廪……”

赵受益笑道:“停停停。太史公之言,莱国公早逼朕背诵得滚瓜烂熟了。”

寇准的教学风格就是一个字,背。先将文章背下来了,再谈什么理解之类的事情。

赵受益当了他七八年的学生,别的没什么长进,古文倒是背下来不少,勉强算是混了一肚子墨水。

包拯道:“……官家,要放宽心啊。”

本来依他的性子,听见皇帝居然有轻生的念头之后,应该据理力争,破口大骂,将这种愧对国家、愧对祖宗、愧对世人的想法骂得烟消云散才对。

皇帝怎么能轻生!怎么能自尽!

还……还吊死在崇政殿!

古来自尽的君王都是些什么人,亡国之君才自尽呢!

稍微坚强点的亡国之君都不会起轻生的念头,远的不说,就说那南唐后主李煜吧,都垂泪对宫娥了,不也大大方方地跟着军队来了汴梁吗。每天些点追思故国的哀婉小词,也没见人家寻死觅活啊。

可是看着眼前的皇帝,包拯却忽然骂不出口了。

皇帝抱着膝盖坐在政事堂前的台阶上,侧脸对着他,悠悠然地望着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