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朕要每个人都识字,每个……(第4/5页)
依着皇帝的意思,这清北大学的规模不能小,至少不能比国子监小。
想要容纳这么多的学生,自然得有这么大的地方。
依照晏殊的估算,想要达到皇帝想要的规模,至少需要上千亩的土地。
这上千亩的土地,还不能在城外——哪有在城外建学校的?国子监它也不在城外呀。
而想要在汴梁城内寻得上千亩的土地——
晏殊不得不承认,自己,可能,囊中羞涩了。
他如今辞了官,俸禄是没份拿了。之前又花钱花得凶,这么些年其实也没攒下几个钱来。
要说钱,有还是有,但能买下城内上千亩土地的钱,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拿不出来。
而且学校还需要有校舍,也就是说他还得在这些土地上盖上房子。
晏殊举目四顾,要不然,就将他这间宅子充作校舍吧。
反正只要将皇帝的差事办好,以后要什么没有啊?
现在太后已经龟缩回后宫了,眼看着皇帝胜利在望,这个时候不表忠心,还等什么时候表忠心?
这时,他听见一声笑:“晏卿何事烦恼?”
他一抬头,就见皇帝和刘公公从院门口走来。
晏殊忙起身行礼。
皇帝不是刚刚大婚吗,怎么跑出来了?
赵受益叫晏殊免礼,又说:“大老远看见晏卿愁眉苦脸,有何事挂心,不如与朕说说?”
该不会是清北大学的事情吧?
晏殊忙道:“臣是在想,校舍的地址如今不定,不如将臣的家宅作为校址,两下方便。”
赵受益一噎,没想到晏殊已经打算牺牲到这个份上了。
看来大家都过的挺不容易,谁家里也没有余粮啊。
但还是免了吧。
晏府里的梨花院落、柳絮池塘,实在是太不适合培养工人们艰苦朴素的高尚情操了。
别到时候工人们来上了两节课,别的没学会,学会吟风弄月、附庸风雅了。
那可就有点糟糕。
赵受益道:“不必如此,朕为晏卿选了一个绝妙的地方。”
晏殊道:“请官家示下。”
赵受益道:“就在禁军大营附近。”
晏殊讶然:“那里……”
赵受益道:“那里离内城也不远,不算偏僻。而且附近的土地都归军营所有,价钱还有商讨的余地。”
至于能商讨到什么份上,就看狄青的了。
晏殊迟疑道:“可是,莱国公……”
禁军大营是莱国公的地盘,他和莱国公之间还有那么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过结。巴巴地凑上去,似乎有些……
赵受益没和他说寇准马上就要领兵去西北,回来之后大概就可以原地退休了。夏州的事情暂时还是绝密,他也不敢到处宣扬,怕引起恐慌。
他只是安慰晏殊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呢,况且莱国公事务繁忙,也不一定能注意到咱们。”
这倒是真的,自从刘娥社会性死亡之后,赵受益和寇准两人瓜分了她的政治遗产,寇准此时肩上担着的担子更重了些,依赵受益朝会时在寇准脸上看到的黑眼圈来看,估计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四个小时。
禁军大营的一应事务,基本掌握在狄青的手里。
就算是寇准知道晏殊在大营附近开了个学校,估计先是会思索一会儿晏殊是哪个,想到之后再一挥手:开就开呗,反正也不当官了,有点个人爱好也好。
反正总比到处打人强。
顾及着晏殊的自尊心,这些话赵受益都没说出口。
晏殊心里顿时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凄凉:“臣必不辱使命!”
赵受益点头,又问:“第一期学员的名单,你拟好了吗?”
晏殊道:“臣给几位在地方上的老友发了信件,告知了此事,请他们推荐家境贫寒又有心上进的学子进京。京城之中,也有不少人家想要把孩子送来。”
他虽然落魄,犹是文坛领袖。晏殊办学的消息一放出去,还是有不少小康之家趋之若鹜,想要让孩子沾一沾大文豪的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