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3/5页)
连搭贾赦十几个问题,贾赦提问的速度终于慢了下来,像是在思索。别看方才欧阳化应付贾赦貌似游刃有余,心中也被贾赦逼得发毛,见贾赦终于放缓语速,欧阳化道:“贾赦,你问了这许多,怎么还不回答我方才之问?可见你做贼心虚!”
贾赦要的就是欧阳化这转守为攻的自鸣得意。高手相争,无论文斗还是武斗,难的不是防守,也不是进攻,最难的是攻防转换。因为攻防转换的时候,就是再滴水不漏之人,也难免在思维上和身体反应上露出刹那的破绽。只是通常,这破绽都极为短暂,难以被人抓住。但是对于从末世而来的贾赦而言,靠抓这类破绽不知道多少次死里逃生,这片刻的衔接,对于贾赦而言,足够了!
“欧阳大人将逆贼之首安排在东岸,逆贼首领从东岸号令撤退,我往东追去,自然手到擒来!”贾赦道。
欧阳化暗道:糟了!待得反应过来的时候,却真的遭了。
正如贾赦说言,那日船队在运河中遇袭,东西两边皆有逆贼火攻船队。但是两岸逆贼要行动一致,便需有人发号施令,两岸需有联络。刚开始,两岸自是以诡哨为讯,同时向船队发起攻击;撤退之时,却是吕丰羽以响箭为讯,两岸同时收兵。贾赦若是个细致入微的人,发现响箭从东岸冲天而起,往东岸追去顺理成章。
正因为太顺理成章了,欧阳化听见此言后,第一反应是懊恼自己百密一疏,周详计划中有个小漏洞被贾赦抓住;而非理直气壮的当即反驳贾赦。也正是因此,欧阳化神色微变,已经落在众人眼里。
贾赦之前那些连珠儿追问的问题,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扰乱欧阳化的精神,若是欧阳化精力高度集中,贾赦直接用此言反驳,欧阳化倒未必露出破绽。但是此刻,欧阳化却是后悔也晚了。
其实欧阳化脸上变色只是片刻功夫,很快恢复常色道:“你早就和乱党有勾结,这些说辞自然是早有准备,用来应付朝廷彻查的。当时船队遇袭,船上何等混乱,在一片吵杂之中观察乱军几时下令撤退谈何容易?!”
若是贾赦刚说自己朝东岸追去的缘由,欧阳化就用此言反驳,或许这场官司还有得打,但是此刻却是怎么找补都晚了。
景怀帝问贾赦:“恩侯追到了老君庙,为何笃定欧阳化有问题,定要将其擒拿?”
贾赦对景怀帝行礼,道:“皇上,微臣赶到老君庙的时候,许多乱党已经中了埋伏,老君庙山门前,死伤一片了。”
“那又如何?”景怀帝问。
贾赦向地上的单廷一指,道:“微臣斗胆说个故事,皇上姑且听听,是否当真,全凭皇上定夺。自山海关要案浮出水面,司马川被俘,山海关就逃出一批乱党。这些乱党走投无路,只要有人给一条活路,一口饭吃,便什么都肯做,什么都敢做。也只有这样人,才敢袭击朝廷船队;也只有这样的穷途末路之人,人家怎样作践他们的性命,他们都得替人送死。”说到此处,单廷脸上已是满脸愤恨。
即便刚开始,他一时不查被吕丰羽利用,路上这两日也想明白了,吕丰羽说是让他们去老君庙有人接应,实则在老君庙外设伏,分明是叫他们去送死的。
贾赦并不管单廷如何,继续道:“这些人袭击船队,只是向六殿下传递一个信息:船上果然有乱党和逆贼勾结,要取六殿下性命,让六殿下对欧阳化的话深信不疑。
这帮乱党袭击朝廷船队之后,有人告诉他们,去了老君庙,便会得救,实际上老君庙山门外却布满机关、埋伏。那些机关埋伏非一夜能够布置完成,自然是早就布置好的,这群乱党去了就死送死。
而背后之人之所以要将这些乱党引去老君庙赶尽杀绝,乃是要让老君庙内的贵人亲眼看见乱党嚣张,竟是一路追杀至老君庙。只要让贵人瞧见这些身着软甲的乱贼欲将贵人除之而后快,这些乱党便没了利用价值。为了避免有人道出乱党们去老君庙的真正原因是被人蛊惑,背后之人定然不肯留活口,所以,若非柳校尉和微臣跟随乱党而去,只怕这些乱党已经全都被灭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