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梦的材料来源 四 典型案例(第3/5页)

如果上面的描述已经解释清楚了儿童“兄弟姐妹死亡”的梦,那么,我们该如何解释希望父母死去的欲望呢?父母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怎么会被孩子憎恨呢?

我注意到,在梦中死去的双亲大多是自己的同性——男孩梦见死者是父亲,女孩则梦见死者是母亲。这种倾向提示我们,童年时期已经有了一种性的偏爱——男孩把自己的父亲看做情敌,女孩则仇视自己的母亲。这与我们接受的道德文化观念完全相反,又像是一种荒诞不经的观点。我的日常观察经验证明,这种对同性父母的敌意是确实存在的。这种关系可以用“俄狄浦斯情结”来解释。

远古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中,总有这样的情节:父亲大权在握而且冷酷无情。由于父亲各方面的专制,男孩迫不及待地希望自己能取而代之。其中,俄狄浦斯的传说描述了最为类似的情形——“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儿子。国王夫妇曾经接到神谕——他们的儿子将会是杀害父亲的凶手,因此他们抛弃了这个刚出生的小王子。俄狄浦斯被人救活,并在另外一个城邦做了国王。某一天,他在底比斯城外遇到了自己的生父,并因为一言不合而动手杀死了他。随后他成为底比斯城的王,并娶了母亲伊俄卡斯忒。这一切都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随着真相大白,俄狄浦斯最终自毁双目并离家出走。”俄狄浦斯王的故事是人类命运的悲剧——悲剧的动人之处,可能恰恰源自我们内心的共鸣——人力不能胜天。它也许暗合了我们童年的欲望。

从很小的时候起,儿童就萌发了性冲动。女孩的最初感情指向自己的父亲,男孩则指向自己的母亲。这样,父母就分别成为了男孩和女孩的竞争对手。而且,父母也一般会对自己的子女有所偏爱——父亲溺爱女儿,母亲宠爱儿子。孩子对于父母的偏爱非常敏感,对不喜欢自己的一方表现出反抗。对于他们来说,父母死去(走开)就是一种选择。一位8岁的女孩经常会趁母亲离开饭桌的机会,坐到母亲的位置上说:“我现在就是妈妈了!你还需要蔬菜吗,卡尔(父亲的名字——编译者注)?”这个女孩似乎在坦白地说,“妈妈已经走了,我现在变成了爸爸的妻子了。”女孩用这样的方式满足了自己的欲望。

“俄狄浦斯式”的假设已经在神经症患者的身上得到了证实。根据我的经验,神经症患者的童年时期,父母在其心理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憎恨同性父亲或母亲是最主要的因素,也成为日后致病的重要原因。接下来,我们分析几个真实的案例。

我曾经接待过这样一位奇怪的病人。治疗期间,她的症状表现出了不同的精神状态。她最早表现出一种非常混乱的兴奋,对自己的母亲表现出异常的厌恶,不允许她走近自己。紧接着,她出现了一种神志清醒但相当冷漠的状态。这种状态下,她做了大量与母亲去世有关的梦——有时梦见自己参加一位老妇人的葬礼;有时梦见自己与姐姐一起身穿丧服坐在桌子旁边。我的解释是:在她病情的第一阶段,“第一种力量”突破了“第二种力量”的稽查,导致她潜意识里对母亲的敌意明显地表现出来。当病情好转后,这种敌意就只能够在梦中表现出来。

另一位患有强迫性神经症的病人出现了另外的情形。他因为害怕自己会杀害别人而不敢上街。他每天都在设想证据,以便证明自己在城内可能发生的凶杀案中是无辜的。我的分析发现,这种强迫观念来自于他企图杀害父亲的冲动。当父亲病重去世后,他出现了强迫性自责,这种自责也转移到了陌生人的身上。实际上,这种冲动在他7岁的时候就已经表现了出来。这两个例子都能够很好地证明了“俄狄浦斯情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