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镜里乾坤 放山(第2/2页)
发现人参叫“开眼儿”,要大喊:“棒槌!”这叫喊山。把头要问:“什么货?”这叫接山。发现人参者得如实回答几匹叶。当发现人参者回答五匹叶或六匹叶时,大伙会一齐喊:“快当!快当!”这在东北话中的意思是顺利,也有祝贺的意思。
发现人参者立即敲两下树干,把索宝棍插在人参旁边。因其有功,此时可休息抽烟。把头也要抽烟歇气定神儿,准备“抬棒槌”。如果看花了眼,喊了山却发现不是大棒槌,叫“诈山”。喊诈山要么回枪子,要么给山神爷老把头磕头谢罪,继续压山。有时几天没开眼儿,为振奋精神,故意喊山,叫“喊空山”。放山人对二角子情有独钟。二角子是开山的钥匙,预示能拿到大棒槌。发现二角子要烧香磕头致谢。压山第一次开眼儿如果是四匹叶,发现人参者接山时只能答“棒槌”,因为“四”不好听。
压山找到人参之后,接下来还要挖参,俗称“抬棒槌”。首先用棒槌锁锁住棒槌——两头拴着大钱的红线绳,大钱上的年号越吉利越好,红绳中间绕在人参的主茎上,两头大钱分别搭在插在地上的索宝棍和树枝上,以便防止棒槌跑掉,因为地形复杂,参草难辨,转眼不见,有时再找很难,然后大伙跪在人参前,或塔建老爷府,以草代香,磕头拜谢山神爷老把头,再打火堆驱赶蚊虫,由把头开始挖参。
挖棒槌是很复杂的细活儿,用手扒去棒槌周围的乱草树叶,开出盘子,用“快当锯”锯断棒槌周边的树根,不能用斧子砍,树根有弹性会震坏棒槌。细树根用剪子剪断。用“快当签”仔细拔除棒槌周围的泥土,直到棒槌全部根须露出,任何细小的根须都不能挖断。清理出每根须子都要随时用原来的土掩埋,以防失去水分。抬棒槌所用的时间与棒槌生长的大小和环境有关,有时抬一苗棒槌需要几天的时间。
人参挖出后,要“打参包子”。揭一块新鲜的苔藓铺好,放上一些原来的土,把人参裹住,包上树皮,用树皮腰子捆好。苔藓柔软、潮湿、不易干燥,用来包裹人参,利于保鲜。
抬出棒槌后,要“砍兆头”,继续压山发现五匹叶为首的成片人参,或是六匹叶为首的成片人参也要砍兆头,在人参附近红松树上用刀、斧距地面一索宝棍高的位置面向人参方向削去一块树皮,在光滑的树干左侧按帮伙人数刻横杠,右侧按抬出人参的匹数刻横杠。然后给兆头“洗脸”,所谓洗脸就是用火烧去兆头四周的松油,为了保护兆头几十年后也能看清,因此放山人往往能在许多年前的老兆头前找到人参。
放山人自觉遵守一条重要的行规:“抬大留小”。小棒槌不挖,即使是遇到成堆成片的棒槌,小的也要留下,待其长大留给后人。放山人更讲究互助,放山挖到人参,卖的钱帮伙成员不分老幼一律平分。抬棒槌时遇到别的帮伙,就要见面有份儿。如果两帮都是单人,那就见面分一半儿。帮伙之间不争山场,讲究先来后到。发现已经有人在这座山了,就赶紧转移到另外的山场。
放山人的经历大多充满了此类传奇色彩,而且从采参专用的器具、放山场地的勘测、森林中方向的辨别,到环境保护意识,不少方面都体现了科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