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龙经(第2/3页)
“这种巨龙,出生的时候只比咱头围长些,除去细长的尾巴与脖子,躯体并没多大。但到了第一年末,幼龙的长度就增长三倍;第三年便可达三丈,到了第十年便成了九丈长的巨物。”阿拔如数家珍,“而且这东西,它不停嘴,除了睡觉,都在吃,从地钱、石松、苔藓、菌子到大小蕨,几乎无所不包。”
嘲风看着他一副任凭谁都养不起的神情,不觉好笑:“那底下那些龙儿,也就是一两岁的时候骑得一年,之后便大得骑不成了?”
“正是如此!”阿拔点点头。
龙贩子见有人搅局,本已恼怒,再一听是行家开口,顿时汗流浃背,眸光渐冷,不敢造次了。
阿拔喝退了龙贩子,拽着嘲风闲逛,说得亢奋起来,一路口沫横飞。
在龙市的一个拐弯处,阿拔一眼便瞥见了五只呼呼喘着气的猛龙,显然是刚刚赶进龙圈。只是这儿的位置不好,直来直往的客商不一定会转进来看到这家摊子。
“当真好猛龙!”阿拔忍不住赞叹一声,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些龙儿。
商家惊讶地抬起了头,见是胡人,又耷拉下脑袋:“这位胡郎有所不知啊,这唐人很少见猛龙,觉得猛龙是养不熟的硬货,这趟买卖我想是要亏本了。”
“这龙还是威武得紧,过瘾!”嘲风赞道,“只是您这地儿不讨好。”
“这几个月中了龙瘟,死了半数,本钱都快没了,”商家哭丧着脸,“哪还能租得好地段?正如唐人说的,酒好也怕巷子深。”阿拔听了也陪着叹气。
因为养着泼皮,嘲风对猛龙要熟悉得多,看到猛龙们饥肠辘辘,他灵机一动,从不远处卖小兽的地摊上抱起一只肥得发腻的爬兽,举到猛龙的面前,引得猛龙们一阵亢奋,垂涎三尺,发出了尖锐的嘶叫声。
叫声果然引来了众人围观,但不出商户所料,众人一看是猛龙,顿时没什么兴致。
“这猛龙多少钱一只呢?”人群中有人问。
“五百钱!”
“这么贵!”“太贵了!人家那钩爪龙可是七百钱一对!”众人咋舌。
商户也不接话,抬头看了眼阿拔和嘲风,眼神里写着,瞧我说得没错吧。
阿拔颇不服气,扬声道:“各位,这密林里凶猛极了的猛龙,极难抓到活的,这几只品相极佳,价格委实不贵!”
“猛龙、钩爪龙看着差不太多,这几只怎么就好了?”人群中有不服气者反驳道。
“这肉食龙儿的膘肥体壮倒在其次,主要是看骨相!”阿拔侃侃而谈,“这头讲究‘深’,也就是方而重,肉不能多;头顶这寿骨得大,如布裹圆石,这是聪慧之本;嗣骨要阔且长,额头方且平;龙眼睛得高且圆、满且大、有光泽。目大则心大,心大则不易惊;龙耳小,耳洞要净且刚,耳小则肝小,肝小则识人意;龙鼻要广大而方,鼻大则肺大,则能奔;龙吻部要长,口气可烈但不腐臭,上下牙相互契合,深而密,严丝合缝,则能食。”
越往后,众人越声若蚊蝇,除了细品相龙经,只余微风轻拂。
也不知过了多久,人群中一人突然放声大笑:“啖狗肠獠子,今天算是开了眼了,这才叫相龙,过瘾,真过瘾!”他言语粗鄙,众人却觉得贴切,仿佛正该如此。
说话的那人从人群中挤出,体格壮实,额头上缠着褚红条带,赞赏地看着阿拔,又对着商户粗声道:“龙奴,这些猛龙,我都要了!”言毕从宽腰长袍里掏出一根金钗,丢给商户,哈哈一笑,“你和这个獠子分了去吧!”
“等等——”这买家话音刚落,一个白净面皮、丹凤眼、鼻梁挺直的白绸郎君从北边走来,“这龙儿,不赖,驱着打猎好。本事郎奉令办货,你个龙奴,将龙儿送到王侍郎官邸。”接着挥了挥手,后面来人将半丈白绫放到商户的怀里,权当买龙儿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