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六章(第2/3页)

“双规”压顶无动于衷,思想教育也无济于事,问题就变得棘手起来,棘手的原因是裘比轼还没出手。

裘比轼终于出手了,他只向校方提了一个建议:成立纠察队,杀一儆百。前半句是原话,后半句是言外之意。

纠察队由校保卫处、体育部、学生会以及学员队抽调人员共同组成,将学员也纳入其中是裘比轼的主意,说是为了“让学员们参与管理,锻炼能力,提高透明度”,听起来充满了“夷人治夷”的信任,实则暗藏着“以毒攻毒”的心机。因为学员对身边人更熟悉,掌握着更精确的情报和更丰富的经验,抓起违规者来一逮一个准,比卧底还有效率。虽然这种得罪人的事本不太有人愿意做,但学员中也不乏想往高处走的积极分子,任赣士就是其中之一。

任赣士高考成绩不算拔尖,进入高手如林的西都大学中文系之后更是失去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没能如愿当上班长,最后请了好几顿饭送了好几瓶酒才勉强弄了个纪律委员,当然是不甘心的。纠察队的成立是天赐良机,他想都没想就主动报名了,由于报名的人不多,便轻松上位。

加入纠察队的好处不少:一来可以积极表现,建功立业,在领导面前多露脸,前途一片光明;二者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红臂章的保护,自己谈恋爱就安全得多了——还从没听说哪个纠察队员把自家人纠出来的;最重要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方便拓展人脉,不光可以认识学生会、宣传部、体育部等各部门的前辈,还能在执行任务中结识三教九流的人物。

西都大学校规严,军训管理更严,但这些只是对普通学生而言的。规定是死的,执行规定的人是活的,活的人就有七情六欲,就要吃喝拉撒,就避不开柴米油盐,就免不了人情世故。西都大学不是贫民窟,爹妈有钱有权的学生比比皆是,只要情商不在个位数以下的,都能轻松获得一块免死金牌,从此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这些人就是任赣士要结识的目标,也是他的人生目标。

事实证明,裘比轼是高明的,纠察队的出现对处于恋爱中的和打算恋爱的学生们无疑是一记晴天霹雳,若是平时,凭空弄出个纠察队来管这管那似乎太突兀也太专横,但借着军训的背景而生就显得顺理成章——军中本就该有宪兵队。事实也证明,任赣士是精明的,他在纠察队中如鱼得水,很快就升任小组长,每周有三天负责带队巡查,当班期间不仅威风八面,吸引了不少姑娘的眼球,而且权倾一方,掌握了不少情侣的命运。借着这些机会,他卖足了人情,结识了许多在他看来日后有用的人。

纠察队开工没几天,无数男学员就捶胸顿足地后悔起来,他们倒不是有任赣士的算盘和野心,而是羡慕纠察队最大的一项隐藏福利:一日看尽长安花。因为纠察队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入女生宿舍楼,除了洗漱间不能随便进,其他地方都留下了他们正义的足迹。

众所周知,从大学毕业时,但凡长得不算很离谱的女生基本都会谈过男朋友,即使没被人追求过,也追求过别人。在这方面,人人都是争先恐后的。到大学毕业也没谈过恋爱的,或者谈过又分手了的,毕业后若再想找对象,已是僧多粥少,就只能朝着剩男剩女的方向前进了。所以,在校园恋爱这个硝烟四起、狼多肉少的战场上,谁能更快地掌握全面而准确的情报,谁就能赢得先机,就能取得制胜的主动权。军训期间,六千多人,近百个小队,上千个班,男女分场地训练,分桌就餐,基本上没有近距离观察的机会,偶尔打个照面也都是汗流浃背妆容不整的,看不真切,而纠察队的这一隐藏福利,无疑是收集情报的最佳途径。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