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3/5页)
任赣士是情圣,可不是情痴,才不会为了一棵树放弃一片森林,他只不过比郑能谅迟来了一天,临近中午的时候,郑能谅就在人群中看见了那个熟悉的高贵身影。他没有过去和任赣士打招呼,毕竟没什么话可聊,何况还是情敌,倒不如和两位新舍友好好领略一番大学的风情。如果说中学里谈恋爱的属于“个别先富”,那么一进大学就算奔走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了。他们一行三人在闲逛的几个时辰里,就见证了好几对情侣的诞生。
霍九建觉得不可思议:“啥情况?咋都这么饥渴?”
郑能谅一语道破天机:“你想,如果你在干燥炎热的荒漠上走了很久,滴水未进,前面突然出现一片绿洲,你会怎么样?”
“这个比喻好!”霍九建豁然开朗,又补充道,“绿洲还是小了点,用海洋是不是更恰当些?”
郑能谅摇摇头:“不,正因为是绿洲,所以只能提供短暂的滋养,毕业后又是另一片荒漠,别奢望遇到海洋,海市蜃楼还差不多。”
“牛!”霍九建朝他一竖大拇指,悻悻道,“那我还是死在这片绿洲算了。”
冉冰鸾没有参与讨论,因为他属于“个别先富”的人,在郑能谅和霍九建的逼问下,老实交代了“早恋”的罪行并交出了女朋友宋颖哲的照片,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好清秀,还以为是李嘉欣呢。”郑能谅称赞道。
霍九建有不同看法:“我看像黎姿。”
“眼睛像周慧敏。”郑能谅说。
“鼻子像关之琳。”霍九建说。
“整体感觉还是像李小璐。”郑能谅说。
“哪有?”霍九建又反驳,“明显像鲁迅!”
冉冰鸾吐血:“啥?”
霍九建连忙纠正:“说错了,周迅周迅!”
三人顿时笑作一团,虽然认识才一天时间,他们已经在彼此身上找到了不少共同点,有共同的优点,也有共同的观点,还有共同的笑点。每个人一生和无数的人擦肩而过,其中百分之九十九只是过眼云烟,因为咫尺天涯;只有那百分之一能结伴而行,因为一见如故。爱情的实现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友谊无论何时到来,都不容易被错过。
于是,三人一拍即合,霍九建年龄最大,就叫“九哥”;冉冰鸾第二,号称“鸾少”;郑能谅最小,成为“谅仔”。为组合起名字颇费了一番脑筋,先是用旅游英语专业的名头,起了个“旅英三少”,可听上去有点像华侨富二代,又有点像某个旅行社导游的私人绰号;然后用应用外语系的名头,发现更难听,什么“应外三少”、“应用三少”、“外语三少”都土得掉渣;只好再用西都大学的名头,“西大三少”,才算有点气势了。
309宿舍共有六个人,“西大三少”占据了三个下铺,另外三人都住上铺,各有各的绝活,各有各的风采。睡在门左侧上铺的小个子名叫华泰崂,来自山东,小名“王子”,网名“青蛙”,最忌讳别人把两个名连着叫。虽然这霸气的姓名浓缩了华山、泰山、崂山三座名山之精华,可那不争气的身材没有受到丝毫的激励,小巧玲珑的华泰崂小时候的理想是长高,如今的理想是快快长高,因为再过十年才长高就没什么意义了。华泰崂的身材相当瘦,郑能谅给他的评语是“你的瘦不是绿肥红瘦的瘦,而是人比黄花瘦的瘦,《飘》应该就是为你而写的,gonewiththewind,瘦到风一吹就跑”。华泰崂不服气:“九哥不也很瘦嘛!”霍九建则笑称:“我瘦得像根电线杆,你就是电线;我瘦得像猴子,你就是猴子尾巴。”唱歌是华泰崂的爱好和杀手锏,因为只要他一扯开嗓门,别人就会什么都依他。人送外号“歌后”,因为每次歌唱比赛他都是最后一名。华泰崂自称几年前在故乡曾随一位崂山道士学过催眠术,此人可以一边念“你是一块钢板你是一块钢板”一边让催眠对象的身子变得硬邦邦,而华泰崂想学的口诀是“你是我的女朋友你是我的女朋友”,不知是不是功力不够的缘故,在经历了无数次被女生扇耳光的失败尝试后,他最终放弃了这一技能。后来他又从一个算命先生那里学了招给人看手相的绝活,操作很简单,就是把女生的小手攥在他手心里,一本正经地观察对方的手指,口中念念有词:“一箩贫,二箩富,三箩卖豆腐……”可数到四箩的时候他就卡住了:“四箩……四箩……”对方及时提醒:“四箩是不是也卖豆腐?”他如梦初醒:“对对对,卖豆腐……知道二箩为什么富不?也是靠卖豆腐发家的。”不用说,那一箩的肯定是因为没有卖豆腐才穷的。至于那位姑娘的手指到底是几个箩,他也没数出个子午卯酉来,毕竟过程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