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奇袭江田岛(上)(第3/4页)

首先,由于最好的飞机多半在南洋,日本本土大多数战斗机的性能,普遍要比美国战机落后一个档次。

其次,因为东京核爆来得太突然,从上到下根本没有做好本土作战的准备,所以此时留守在日本帝国本土的飞行员,无论属于海军还是陆军,同样多半都是新手,或者是开运输机的,甚至还有很多是连飞行学校都没毕业的菜鸟,至于那些真正的空战精英,基本都还远在南洋前线。

但另一边,跨越大洋来袭的哈尔西舰队美国航母海军航空兵,却是集中了整个美国的空战精华,曾经跟日本飞机和纳粹德国飞机浴血厮杀的王牌飞行员,在其中比比皆是:在二战时期,全世界空战中被击落的飞机中有百分之七十都是被王牌飞行员击落的,尽管他们的人数仅占百分之五。这些老手的实战经验、体会和战术是用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他们了解各种敌机的强点和弱点,知道怎样接近,怎样开炮,怎样逃跑。

所以,尽管成百上千的日本飞行员,凭着一腔青春的热血,前赴后继地奔向天空迎战强敌。但总的来说,日本战斗机的拦截明显缺乏合理的组织,高射炮火打得也不够紧密,缺乏章法。美国海军航空兵依然不断穿透日机的截击,还有港口地面和敌舰密集的防空炮火,对港湾内的日本舰队一次次投下致命的鱼雷和炸弹。

一时之间,天空中布满了五颜六色的烟团,大海上则是水柱如林,美日两军使出了各自的浑身解数,展开了殊死的搏斗,雨雾蒙蒙,炮弹穿梭,大海怒吼,天空雷鸣。地面和舰艇上的高射炮火炽烈得宛如火山喷发,操作高射炮的水兵们已经打昏了头,仿佛在梦境中作战。但美国海军航空兵的飞机依然死死地纠缠不休。

几艘日本战列舰上的水兵,甚至用主炮发射了著名的三式烧霰弹,换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说法,就是开花弹,理论上一炮打出去就能炸开来无数燃烧的碎片,粘在目标身上直接糊你一脸,一发就能清理掉一片飞机——这个时代的战斗机编队跟现代战机不一样,不必为了避免碰撞而两架战斗机需要隔开得很远。相反,当时很多较为老式的飞机,甚至没安装无线电。为了飞行员相互间能到彼此看清的手势,甚至听到对方声音,所以出动十几架几十架飞机编队飞行的时候,通常都是挤得紧紧的。战斗的时候才会散开。而一发三式烧霰弹的杀伤范围就是直径三百来米的球形空间,理论上只要一炮就干掉敌人一个飞行中队。那时候一艘航母也才三到四个中队的舰载机,三式烧霰弹打中几炮之后,放出战机的航母就变成空壳子了。

遗憾的是,以二战时期战舰主炮的命中率,想要首发命中实在有点困难。而敌方飞机也不是傻瓜,看到一发三式烧霰弹打过来,接下来马上就会解散编队了。所以除非有舰娘附体,信仰之力加成,使得三式烧霰弹第一轮轰击就打中目标,否则根本达不成一炮一个舰载机编队的妄想。而且发射这东西会严重烧蚀炮管,把它装在大型战舰上还是个危险源,性质非常不稳定,在颠簸剧烈的海战中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自爆了……总之,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美军轰炸机,日本舰队倚为最终决战兵器的三式烧霰弹。并没有发挥多少效果。

从美军的第五个攻击波开始,吴港上空甚至出现了大量的B-17和B-26等大型机种,而日军还在天上的新式战斗机已经所剩无几,老式的零战哪怕打完了全部炮弹也无法将其击落,最后只好撞上去……

面对美机的狂轰滥炸,吴港海面上的几乎每一艘大型军舰,甲板都被血弄得滑溜溜的,没有一处地方不堆着弹壳和血肉模糊的尸体。跌倒的水兵还没爬起来,就遭到敌机的扫射。水线下那些舱室中的损管队员们拼命同喷泉般的海水搏斗,直到自己被淹死。相当一部分舰艇的电气线路发生故障,水泵和舵机都无法启动,水兵们只好用手压泵和液压舵机来排水和操纵军舰,但是抽水机抽水的速度总是远远比不上海水灌入的速度。最后这些舰艇如果不能及时冲滩坐沉的话,那么结果还是注定只能在火光和爆炸声中接二连三的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