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坚决(第3/4页)

剩下的,就是从门当户对的,和门第稍低但人品贵重的姑娘里挑。

游氏用心看了半年,有几个中意的。

先前因皇太后的丧事而不敢乱提,如今快要出国丧,即使不能立时婚娶,先问名纳吉的操办起来,也免得岁数拖大了,耽误终身。

今日盛闻天下值回府,游氏便提起此事。

盛闻天未置可否,只说该问问儿子的意思。毕竟那是他的终身大事,哪怕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该选个他合意的姑娘,往后夫妻和睦家宅安宁,才是成亲的道理。

游氏遂来了玉瑞堂。

结果盛明修都没听她说有哪些姑娘,径直梗着脖子道:“母亲费心了,但这些人家我都不想要。儿子已有心上人,今生只想娶她为妻。若父亲和母亲愿意成全,儿子感激不尽,若还要阻挠,此事便无需再提。儿子往后专心读书,博个功名入仕,求个前程就是了。”

这话说得奇怪,游氏忙问缘故。

这一问,才知儿子这两年跟长宁公主往来甚密,暗生情意。

且此事盛闻天很早就知情,却一直瞒着她!

游氏这一怒非同小可。

且不说周骊音跟曲园那对夫妻的关系,便是这皇室公主的身份就够呛——自魏鸾嫁进曲园起,朝堂上纷争就没停过,章家两位国公爷陆续倒台,东宫那对夫妻相继被废,就连曾母仪天下的皇后都废入了冷宫,可见那一家子争得有多厉害。

如今周令渊母子失势,淑妃却正当盛宠,梁王又有两位相爷保驾,眼瞧着要当储君。

对于废太子的妹妹,他岂会手软?

就算不敢使明枪,暗里必定有手段。

盛明修是个散漫自在的性子,在书院里时,跟那些公侯府邸的儿郎们都往来甚少,若真娶了这位满身官司的小公主,如何应付得过来?到时候梁王登基,清算旧账,盛闻天拼死在御前挣的这些功勋,全都得糟蹋了。

当真是年少无知!

游氏一念及此,当即反对。

母子争辩,盛明修口舌劝说全无用处,索性撂下那句话,没有半点妥协服软的意思。

气氛一时间有些僵持。

游氏捂着胸口,碰上这么顽劣固执的盛明修,简直头疼。

相较之下,盛闻天则沉默而平静。

跟周骊音的事情,在盛煜撞破后不久,他就曾跟盛明修谈过。中间有一阵,盛明修也听了劝说,有意疏远冷落。然而后来,借着跟时虚白学画的名头,两人还是搅和到了一起。更甚者,据他后来所知,盛明修离京远游的那阵子,其实是去陪伴愁苦烦闷的周骊音去了。

他知道儿子的性情,虽顽劣了些,却知道轻重,大事上不会含糊。

既选了这条路,定是郑重思索过的。

少年情怀,总是单纯而执着。

他沉默思索,见游氏频频含怒瞧他,分明是要当父亲的说句话,思量定后,开口道:“事情的利害轻重,我已说过。这是终身大事,绝非儿戏,你当真想清楚了?哪怕日后朝堂生变,她可能会对盛家生怨。”

这所谓的生变,自是指章皇后的事。

盛明修其实也拿不准,若章皇后当真死在盛家手里,周骊音会如何想。毕竟如今章氏还活着,周骊音不曾经历至亲的生死离别,能冷静地看清对错。但无论如何,失母之痛,绝不是靠理智就能接受的。

更何况,周骊音还只十七岁。

也许会迁怒吧。

但那又如何呢?他愿意陪着她走过这条路,愿意竭力让她在眼下过得快活轻松些,哪怕最后可能会被推开。所有的事,皆出自心甘情愿。

盛明修俊秀的脸上,笼了肃然之色。

“父亲的教诲,儿子始终谨记,二哥也曾数次剖析利害。日后如何谁都说不准,但在眼下,我只知道,满京城女子无数,我眼里却只有她。若能娶得到,自是有幸之极。若最终不得善果,也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