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权臣(第3/3页)
两下里相安无事,谁都忘了似的。
偶尔有御史上书提及章孝温,永穆帝也暂且不理。待朝堂重开后,还给盛煜升了官——
时从道手底下的中书侍郎。
朝中三省之中,六部尚书皆由皇帝直接过问,中书、门下则由两位相爷统率。沈廷翰任着门下侍郎之职居于相位,已是众臣中仅次于时相的尊荣,盛煜这中书侍郎,按常理而言,是直接奔着接任时从道的中书令之位去的。
这般安排颁出来,着实令举朝震动。
毕竟,时相和沈相都是熬了一辈子,凭着出众的才能手腕,才从众官中脱颖而出,得皇帝青睐擢至相位。盛煜年纪轻轻,就算曾履立功劳,却并非正经的科举出身,除了偶尔参议政事外,不曾在三省六部任职。
文职毕竟不同于武职,这样资历单薄的人横空升迁,实在难以让皓首穷经的文官信服。
更何况,盛煜先前被夺的玄镜司统领之职,在宫变的次日,便被永穆帝以护驾有功的理由官复原职——玄镜司与三省六部和禁军皆无干系,任免皆由皇帝钦定,无人能插手。如今任了中书侍郎,竟也未免去玄镜司的职务。
这样算来,他年纪轻轻,便身兼两个位极人臣的重位。
玄镜司统摄天下机密、专司重案,麾下人手万余,手里不乏皇亲国戚的把柄,中书省在御前参政议事,交涉六部,其中权柄,除了能监国的太子外,寻常东宫都未必能比。
别说本朝从未有过,便是往前翻百年也少有。
此令一出,众官哗然。
便是明知永穆帝极得皇帝信重,亦有不少人上书谏言,说盛煜年轻气盛,资历有限,纵在玄镜司功勋卓然,要想身兼近乎副相的官职,恐怕也会德不配位。并非臣下嫉妒贤能,实是此令难以服众,还请圣上三思。
数日之间,谏言的奏折便摞得老高。
永穆帝挨个翻看,却未置一词。
梁王府里,周令躬坐视太子被废,章氏倒台,这阵子属实暗自欢呼雀跃,就等过两年,稳稳接过东宫的位子——周令渊的出身和靠山他自是没法比,但他和生来病弱,远离朝堂的卫王相比,输赢一眼便能看清。
谁知道,愈来愈稳的局势里,永穆帝会来这手?
就算淑妃借盛老夫人病重的事,博得盛家阖府感恩,盛煜也有意与他联手,但朝臣权柄过重,又不是他忠实的拥趸,终究会令梁王担心。
倘若永穆帝养虎为患,将盛煜培植成下一个章家呢?
倘若盛煜野心勃勃,想当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呢?
梁王虽庸弱,却也是皇子。
永穆帝登基后虽瞧着英明睿智,能做出这般安排,未必没有昏聩的时候。盛煜惯于心机,城府极深,能蛊惑得永穆帝做出如此有悖常理之事,没准就能借着深得圣心之便,将卫王扶上皇位。
届时,他岂不是要竹篮打水一场空?
梁王坐立不安,授意亲信进谏之余,赶紧跑了趟后宫,去问淑妃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