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我会陪你们高歌(第2/3页)
已经重新开始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又响起柳雪原的声音:“四行仓库之战,有我华夏女子为四行仓库英雄守军踏鼓而歌高唱‘大刀歌’,今日雪原也学上一学,为诸兄弟送上新学的一首歌,以酬此战,并预祝松江此战功成。”
没有音乐配乐,田野里只有柳雪原的轻声哼唱。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一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
路上一道辙
啦啦啦
你用你那母亲的温情
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
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
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
我就是笑的漩涡
我分担着海的忧愁
分享海的欢乐
啦啦啦
永远给我碧浪清波
……”
柳雪原勇敢而智慧,文笔也属上佳,相貌身材更属一流,绝对算得上极为优秀的女子,但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而柳大记者的缺点放在平常倒无所谓,但放在这里本应该很要命。
她并不通音律,唱的歌跑调为居多,如果教她唱这首歌的刘团座听了,估计这会儿大多是在擦冷汗吧!
但,这首歌的原有曲调是什么,松江军民知道吗?不知道,柳雪原唱成什么样,那就是什么样。更重要的是,这个时候,曲调,有那么重要吗?
一点都不重要。
所有人,被这首在未来也感动无数国人,哪怕是应和而歌都能落泪的“祖国之歌”感动了。
尤其是43军的官兵们,这一路行来,他们唱过很多军歌用以鼓舞士气,但大都慷慨激昂充满金戈之气,他们恐怕也从未想过,一首带着柔美的“我和我的祖国”竟然能带着他们的思绪,回到家乡,回到飘荡着袅袅炊烟的小小村落。
每个人,都想家了。
可家,在哪里?在遥远的西南吗?
不,不光是在西南,也在淞沪,也在松江。
彻底戳中想家的个性坚韧的川军泪点。他们含着热泪,挥动着手中的工具奋力掘土的同时,跟着广播里的柳雪原一起哼唱。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
歌声响彻旷野,响彻城池。
那也是他们,对即将到来日寇大军最坚定的回答。
松江军民们倒是在歌声中坚定了,但坐在广播站里的陆军中将却是呆如泥塑。
当然不是被柳大记者的爱国歌惊呆的。虽然他也佩服于柳大记者的文采斐然,不光讲出了金山卫前线正在和日寇鏖战的62师以及自己堂弟的动人故事,更是唱出了动人心弦的歌词,但他更钦佩的,却是某大记者“信口胡诌”。
二十万大洋?他去抢?整个43军军部目前的现大洋绝不会超过5000块,就那,还是他43军抵达南京,因为没有火车运送他们道淞沪前线,军政部额外拨付给他的一万大洋“路费”,被他一路省吃俭用外加有民众沿途送点儿吃喝给省下来的。
这会出大事的啊!陆军中将现在已经听不进任何歌声,哪怕响彻全城的歌声如此壮烈,他现在满脑子都是20万银洋,如果到晚上不能兑付的话,全军官兵的怨气可想而知,那不光是会把下午所有宣传方面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更有可能还起了反作用。
还好,柳雪原不是那种管挖不管埋的“绿林好汉”,在带着官兵们连续高歌两遍“我和我的祖国”之后,看着心乱如麻的陆军中将嫣然一笑,离开座位肃手相请。
大楼指挥部里,一众军官正围着十来口大箱子笑逐颜开。大踏步挤进去的陆军中将被白花花的大洋差点儿闪花了眼。
还是在外面的刘中将给他解释,他才明白。原来,十分钟前,就在柳雪原宣布现金奖励的时候,十几口大箱子就在松江保安司令带着一个步兵排的护送下送到了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