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马其诺防线:愚蠢的杰作造就希特勒声望(第3/3页)
完全隐伏地下,使用潜望镜的观察站。观察时打开顶盖,升起潜望镜(法语称“VP cloche”)。
(7)观察站,通常位于山坡上,在可旋转装甲塔堡内配备高精度望远镜,通过电话和无线电通信设备与指挥所及防线其他单元联系。它又分两种,一种使用全景潜望镜,整个观察站完全隐伏地下,观察时才打开顶盖,升起潜望镜;另一种直接使用望远镜观察,装甲塔堡位于地面之上。
(8)电话线网,防线各部分都以电话线相连,为保证通信畅通使用双线,一条损坏另一条仍可正常使用。
(9)步兵预备队掩蔽部,位于主防线后方500~1,000米处,完全建在地下,可容200~250人,带有所需要的全部后勤保障设施。也可用作临时指挥所。
(10)“水淹带”(flood zones),洼地或沟谷,必要时可放水淹没以阻滞敌人进攻。
(11)安全区,为后续部队迅速进入阵地修建的掩体。
(12)补给仓库。
(13)弹药储存所。
马其诺防线连接各堡垒(ouvrages铺设有窄轨铁路的隧道
(14)窄轨(600毫米)铁路系统,用以快速运送兵员、弹药和给养。这是从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使用过的类似系统发展来的,但以内燃机车取代了此前的蒸汽机车,也使用电动平车。
(15)与民用电网相连的高压输电线,埋设在地下。和防线内发电设备一起,构成供电的“双保险”。
(16)铁轨重炮(heavy rail artillery),用机车牵引至预先计划的位置,以提供炮火支援。
如果德军从正面发起进攻,马其诺防线无疑是极难跨越的一道障碍。但是希特勒采纳曼施坦因的建议,从侧翼阿登地区突破,绕到后面,它就完全不起作用,成了德国人参观的一个战利品。希特勒应该感谢法国那些愚蠢的当权者,在极其关键的那几年,他们把很大部分的国防经费投到修筑这条防线上,这对法国改进军队武器装备不能不产生严重影响。战争一打响,人们马上就看出当初雷诺和戴高乐的意见是正确的,然而,为时晚矣!
附带说说,在希特勒准备对捷克、波兰发动战争的时候,为防备法国从西边进攻,在其西部边境沿莱茵河也修建过一条“齐格菲防线”(Siegfried Line),不过那与法国马其诺防线相比还差得很远。
7月6日希特勒乘专列回到柏林,欢迎的场面盛况空前。从火车站到总理府,一路上人山人海,他站在敞篷车上频频向人群招手致意,出尽风头,进入总理府以后还不得不三次走到阳台上与欢呼的人群见面。西线的胜利显然比此前在奥地利、捷克、波兰取得的胜利更令德国人欢欣鼓舞,因为它一洗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和《凡尔赛和约》的耻辱。人们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希特勒在德国人心目中的位置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