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谁炮制了“隆美尔神话”(第7/7页)

为了取得胜利,隆美尔往往不顾部队伤亡,这在德军指挥官中很少见。法国战役中,德军共投入135个师,平均每个师阵亡、失踪363人(德军一个步兵师人数约1.8万人,装甲师少一点)。一般情况下装甲师伤亡都比步兵师少,而隆美尔的装甲师阵亡、失踪人数竟达924人。“二战”期间德军伤亡明显少于对手,这既得益于德军装备优良、士兵训练严格、司令官指挥得当,也与它保持了普鲁士军队爱护士兵、十分注意保护下级的传统有关。在形势不利的时候,指挥官通常会命令部队停止进攻甚至撤退,“二战”期间不少德军高级将领因此被希特勒撤职。另外一个典型例子是德国空军头号“王牌飞行员”埃里希·哈特曼(Erich Alfred Hartmann,1922—1993),他总共击落敌机352架,却从未让一名僚机飞行员丧生。空战中长机的任务是攻击,僚机的任务是掩护长机、保障其安全,一般情况下僚机比长机容易受到敌机攻击,哈特曼没让一名僚机飞行员丧生,实非易事。

作战中隆美尔往往不依常理出牌,而那并非偶然。他自恃与元首关系不一般,颇有点“胆大妄为”。隆美尔曾为渡河抢夺友邻第5坦克师的架桥器材,还拒不归还。他又常有违反上级命令之举,5月17日甚至无视Α集群司令官卡尔·冯·伦德施泰特(Karl Rudolf Gerd von Rundstedt,1875—1953)停止前进的命令,为求战功继续追击。尽管伦德施泰特那道命令是得到希特勒批准发出的,事后希特勒对违令的隆美尔也没有追究。德军高级将领不少人出身于普鲁士军人世家,按照普鲁士传统,非常重视军事专业训练,基本上都是参谋学校出身,做过各级参谋军官,不少人还有在总参谋部工作的经历。隆美尔则不同,他出生在普通市民家庭,父亲、祖父都是中学数学教师,他没有上过参谋学校,是由元首近侍“外放”,直接担任军事主官的。同僚们对他只夸说自己而不大提及友邻部队、尤其是空军的贡献的做法也不无微词。要知道,与进攻波兰时相比,在法国战役期间德国陆军与空军协同作战的能力已经有很大提高,地面部队发出请求支援的呼叫以后,往往在15至20分钟内战斗机掩护下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就会飞临战场,呼啸着扑向目标。

1942年6月22日,隆美尔晋升元帅,他对此事反应如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说他欣喜若狂,另一种说法则是表现平静,表示宁可多要一个师的兵力。鉴于那时德军在北非的处境,希望多得兵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问题是那时的德国,苏联战场已经不啻一个深陷其中拔不出来的泥潭,希特勒还抽得出兵力支援他吗?

1944年,发生刺杀希特勒未遂的“7·20事件”以后,在对德国军队进行大清查过程中发现隆美尔也涉嫌卷入,这不能不让希特勒极其恼怒。就在刺杀事件的前三天(7月17日),隆美尔驱车前往诺曼底前线途中遭英国皇家空军飞机扫射受伤,这时正在家疗养。10月14日,从柏林德军总部来了两位将军,威廉·布尔格多夫(Wilhelm Emanuel Burgdorf,1895—1945)和恩斯特·麦塞尔(Ernst Maisel,1896—1978),向他传达德军“荣誉法庭”负责人、主管军队清查工作的威廉·凯特尔元帅(Wilhelm Bodewin Gustav Keitel,1882—1946)的话,说元首对他一直格外器重,他的背叛不能不让元首极为痛心,但还是决定给他一个选择的机会:要么被捕并被送上“人民法庭”接受审判,要么私下自行了断。若选择前者,不但隆美尔自己会被处死,他的家人和有关幕僚也将受到牵连;若选择后者,将让他作为英雄享有国葬荣誉,家人也会得到政府发放的抚恤金。考虑了几分钟,隆美尔便表示选择后者,带着元帅权杖,随两位将军乘车驶离村子。途中,隆美尔服下了氰化物胶囊。德国官方宣称他死于心脏病或伤情恶化,希特勒下令于10月18日举行盛大国葬,并指派伦德施泰特元帅代表他出席。伦德斯泰特在悼词中指出:隆美尔在战争初期就是“国家社会主义的信徒”(这倒完全符合实际情况),称赞他在法国与北非的勇气与成就,还着重指出:“他的心属于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