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这很可能是一次决定性会议”(第2/15页)
两人放心地分手了。布鲁克确信,作为艾森豪威尔的计划的起草者与执行者,史密斯是同意自己的政策的。史密斯则肯定,布鲁克认为艾森豪威尔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有资格当总司令。两个人都误解了对方。
2
当晚早些时候,在总督官邸举行的隆重的正式晚宴上,小爱德华·斯退丁纽斯和丘吉尔谈了话。斯退丁纽斯现年四十四岁,刚刚接替了患病的科德尔·赫尔,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国务卿。不过,与其说谈话,不如更确切地说,他遭受了一场猛烈的口头攻击。丘吉尔用他惯常的尖刻语言责问斯退丁纽斯——会议秘书们必须不停地将其从记录中删掉——他公开攻击丘吉尔最近在意大利问题上的立场,究竟以为自己在做什么。罗斯福的首席顾问哈里·霍普金斯已经警告过斯退丁纽斯,丘吉尔会在这个问题上“痛击我们所有人”。虽然如此,这位新晋国务卿仍然对首相的猛烈攻势准备不足。斯退丁纽斯有着一头蓬乱的银发,两道浓重的黑眉,让人一见之下印象非常深刻。他曾是美国钢铁公司精干的董事会主席,年薪十万美金。在弗吉尼亚大学上学期间,他曾去主日学校教书,并利用空闲时间为山区的教众宣读《圣经》。他不吸烟,不喝酒,也不爱好运动——却依然很受欢迎,总是被选为班长。他为人诚恳,做事认真,毫无政治野心。他唯一的渴望就是为国效劳——可以不计报酬。然而,这并不足以使他胜任国务卿的工作。未加准备便涉足复杂的国际事务,这使他难以应付丘吉尔、艾登、斯大林和莫洛托夫这样的职业外交家。
在国务院,他几乎总是听从顾问的意见。有一次,手下送来一份外发文件要他核定并签字,他唯一的意见是,页边的空白宽窄不合适。不过,虽然某些职业外交家嘲笑他,认为他庸俗呆板,缺少见识,他却因为自己的谦逊与温厚的天性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欢。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特质,才让罗斯福选择了他。由于赫尔生病,总统自己做了一段时间国务卿。比起詹姆斯·伯恩斯(5)那种强势者,可能他更想要一个能够不加争辩地执行自己意愿的人。这也许解释了为什么罗斯福指示他忠实而精明的助手哈里·霍普金斯随同斯退丁纽斯前往马耳他,并且密切监督他的行动。罗斯福政府的敌人已经公开指责说,斯退丁纽斯只不过是霍普金斯的“傀儡”,并且轻蔑地称他为“白发男孩”。
丘吉尔继续对斯退丁纽斯进行攻击,就好像他本人应该对美国人持续批评英国首相一事负责似的。首相命令英国驻雅典部队攻打刚刚与纳粹战斗过的共产党游击队,这让美国人有很大意见。丘吉尔说,如果英国没有在希腊驻军,希腊共产党早就已经轻松地夺取了政权。
翌日,2月1日清晨,开始了斯退丁纽斯较为安宁的一天。他和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一起,离开英国轻型巡洋舰“H.M.S.猎户座”号到码头上散步,并且准备就雅尔塔会议上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友好的讨论。艾登举止文雅,性情平和。倒不是说他没有激动的时候。尽管公众以为他是一位温驯、温和,甚至温雅的绅士,事实上,他有时也会勃然大怒。小羊做狮吼,这才是最令人惊惶的。
上午晚些时候,艾登、斯退丁纽斯和他们的助手在美国人暂住的“天狼星”号上会面,准备重新研究他们在雅尔塔会议上将采取的立场。艾登认为,美国人过度重视创建世界组织的提议,而对波兰问题有所忽视;除非可以“劝说或迫使苏联适当地对待波兰”,否则“不值得下力气”去创建联合国。
尽管波兰问题起源久远,但当前的危机却可以追溯到1939年8月23日。那一天,令大多数世人都为之惊愕的是,俄国和德国签署了《莫斯科条约》。里宾特洛甫与莫洛托夫达成协议,两国瓜分波兰,以换取俄国不干涉。9月1日,德国坦克滚滚驶向华沙。两天之后,英国、法国对希特勒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