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电光石火(第2/3页)
钚原子原子量为两百三十九,这表示其原子核内的中子及质子的数量总和有两百三十九个。接下来发生的现象真可说是千百万个原子中同时发生反应,但每一处发生的现象都完全一样。一颗入侵的“慢”中子太过接近钚元素的原子核,被一股维持原子核在一起的核力吸人了原子核内。中子被吸人一颗原子的中心后,改变了一大群原子核原来的能量状态,使得后者变得不稳定。一厦是很均衡的原子核开始疯狂地旋转,并因核力的起伏变动而产生分裂。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核分裂通常会有一个中子或质子完全消失,转变成爱因斯坦相对论中质能方程所提出的能量,即“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由这些粒子的消失所产生的能量,以伽玛射线及X光辐射线的形态,或其他三十几种较不重要的方式释放出去。最后,分裂过的原子核再释放出二到三个多余的中子。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过程。原先只需要一个中子引发核分裂,原子核却又释放出二到三个以超过光速的十分之一的速度运动的中子——每分钟两千哩——穿过密度是水的两百倍之钚元素块。大部分先释放出来的粒子,都会撞击到其他的原子核。连锁反应的意思只是代表这种过程是自动进行,因为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足以继续维持反应是前一个阶段的两倍,而接下来的一个阶段又是原来的两倍。原先开始只是少许的能量以及一点点的自由粒子在加倍、再加倍,而每个阶段之间的时间是几百亿分之一秒。能量的增加率一即连锁反应的加速性——被称为“阿尔法”,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变数。如果阿尔法数是一千,表示在每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能量加倍阶段的次数是二的一千次方这个天文数字一这表示二这个数字自乘一千次。在分裂的尖峰时——大概在二的五十次方到二的五十三次方之间一这颗炸弹将产生十兆兆瓦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发电能量的十万倍。佛洛姆的设计只要求如此一而这只是这个武器整个的设计输出的百分之十而已。二级反应还没开始。二级反应的任何部分,还没有被只在几寸外的力量所影响到。
但分裂过程才刚刚开始。
以光速前进的伽玛射线中,有些当钚元素还在被冲击波压缩时,便已经跑到炸弹壳外。即使是核反应也得花点时间。其他的伽玛射线开始撞击二级反应体。大部分的伽玛射线穿过一层气云,后者在几微秒种之前,还是那些化学炸药块,伽玛射线将这些气体加热到任何化学方式都无法达到的温度。这些气体是由非常轻的原子所构成,例如碳和氧,加热后它放出巨量的低频率“软性”X射线。到了这个阶段,炸弹的运作完全如佛洛姆及葛森所计划的进行着。
分裂的过程直到十亿分之七秒一零点七个摇晃一的时候,事情才开始出错。
钚元素分裂所产生的放射线,照射在所谓的“大坑”几何中心内,包围在氚气里的氘化锂。佛洛姆把氚气的抽取步骤留到最后,是基于工程师保守的习惯。氚气是一种不稳定的气体,半衰期为十二点三年,这表示一定量的纯氚气在度过半衰期的时间之后,将变成一半的氚气以及一半的氦三,氦三是自然界中第二轻的元素,其原子核内少了一个中子,因此会吸引经过的中子。只要将氚气透过一个很薄的钯元素过滤层过滤后,氦三元素很容易就被分离出来,但葛森不知道这一点。结果炸弹中有超过十五分之一的氚气,根本就是不对的物质。若是气体很纯的话,后果可能更不堪设想。
在附近的核分裂所产生的粒子密集撞击下,使得锂混合物开始收缩。原来这种物质的密度只有盐的一半,现在已经压缩成一种金属状态,密度超过地球核心的密度。现在开始的才真的是一种核融合反应,尽管不大,也会放出巨量的新中子,也使得更多的锂原子变成更多的氚原子,后者在极大的压力下产生核融合反应,并放出更多的中子。这些多出来的中子原本应该打击在钚元素块,以产生更多的阿尔法射线,并至少使原来的核分裂反应的威力加倍。这种方式原本是第二代核武器增加威力的第一种方式。但氦三的出现影响到融合反应,它的存在吸引住将近四分之一的高能量中子,变成对反应一点也没有用的稳定氦原子。